ICS 65.020.20 CCS B 31 DB2102 大连市 地 方 标 准 DB2102/T 0060—2022 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2022 - 12 - 15发布 2023 - 01 - 15实施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02/T 0060—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 瓦房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 大连市农业农村 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瓦房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晓萌、张红、刘玉军、于梦竹、刘永春、周巍巍、刘雪、崔佳、吴君、张红 玲。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 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 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大连市农业农村局 通讯地址:大连市西岗区新开路 87号 联系电话: 0411—83688155 标准起草单位:瓦房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通讯地址:瓦房店市五一路一段 31号 联系人:苏晓萌 联系电话: 0411-62578208 DB2102/T 0060—2022 1 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甘薯露地生产 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 本文件适用于甘薯 露地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6 种薯 GB 7413 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00 甘薯脱毒种薯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 生产技术 产地环境参照 NY/T 5010 的要求执行。选择 排灌良好 、土层较厚 的壤土或沙壤土地。 5 生产技术 5.1 松土 三犁成垄,深松 30 cm~40 cm,施肥合 成宽60 cm~80 cm垄,垄高25 cm~30 cm。 5.2 测土配肥 根据土壤肥力水平,计划产量指标,确定相应施肥量。确保以基肥为主,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的 原则。 5.3 品种选择 选择抗逆性强、品质优良、色泽美观、耐贮耐运 、产量高、市场畅销的品种, 选用脱毒种苗栽培。 DB2102/T 0060—2022 2 5.4 育苗 5.4.1 育苗时间 参照种薯上床需≥ 10℃的有效积温 110 d℃方可出苗,苗龄 30 d~35 d,来推算种薯上床时间,一般 在3月末开始育苗。 5.4.2 催芽 适宜温度 32℃,湿度 70%。 5.4.3 种薯处理 薯块上床前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浸种消毒,浸种时间 8 min~10 min。 5.4.4 苗床管理 苗床土壤温度 保证前高、中平、后低的原则, 上床后苗床浇足水, 具体如下: a) 前期3 d~5 d,32℃~33℃; b) 6 d~20 d,20℃~25℃; c) 20 d后,15℃~20℃,并控制浇水。 5.4.5 种苗要求 节短,茎粗,苗长 25 cm,应保证有 5节,百株苗重至少 500 g。 5.5 定植 5.5.1 定植时间 5月初栽植,先栽背风向阳地块 ,5月10日至20日为最佳, 5月31日前栽完。 5.5.2 定植密度 密度应为3300株/667 m2~4000株/667 m2。 5.5.3 种苗处理 定植前剪去秧苗根部白色部分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浸沾根部消毒以防病害,浸苗时 间8 min~10 min。 5.5.4 定植方法 斜栽露3叶,栽插深度一般 应为8 cm~10 cm,株距20 cm~25 cm,浇足底水后覆土。 5.6 田间管理 5.6.1 查田补苗 栽后一周内应及时查 田补苗,确保苗齐苗壮。 5.6.2 提蔓 生长中后期,不宜翻动甘薯茎蔓,对生长 旺盛的地块 提蔓1次~2次。 DB2102/T 0060—2022 3 5.6.3 除草 生长中后期出现杂草 ,及时人工拔除。 5.6.4 化控防徒长 7月中下旬,应对旺长的田块 ,每667 ㎡喷施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 300倍~500倍液,控制旺长 。 6 病虫害防治 6.1 原则 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 防治原则,不应使用附录 A中提及的 农药。 6.2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虫害有 甘薯黑斑病、甘薯软腐病、 甘薯茎线虫病、小地老虎 、蛴螬、甘薯麦蛾 等。 6.3 农业防治 6.3.1 选用高抗病虫害的甘薯品种 。 6.3.2 调整种植结构,合理轮作 ,实行甘薯与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三年以上轮作。 6.3.3 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无害化处理。 6.4 种苗检疫 实行严格的检疫制度,不应 到疫区或重病区调种(苗),确需引进 ,应经调运地植物检疫部门对种 (苗)进行严格的产地检疫,方可调入。 6.5 物理防治 6.5.1 浸种 种薯上床前,应采用 40℃~50℃温汤水浸泡种薯 1 h。 6.5.2 灯光诱杀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小地老虎、 蛴螬、甘薯麦蛾的成虫。 6.5.3 人工捕杀 清晨在缺苗、死株附近拨土捕灭 小地老虎、蛴螬 幼虫。 6.6 药剂防治 6.6.1 原则 使用药剂防治时, 应按GB/T 8321 (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6.6.2 甘薯黑斑病 苗床上宜使用生土,秧苗需用 80%乙蒜素乳油 2000倍液浸种 10 min。 DB2102/T 0060—2022 4 6.6.3 甘薯软腐病 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a) 应用80%乙蒜素乳油 10倍液,均匀喷在谷壳、 稻草上面; b) 将喷涂过的谷壳和 稻草放置在薯堆的上、中、下三层,并用 塑料薄膜覆盖,密闭 3 d~4 d。 6.6.4 甘薯茎线虫病 甘薯栽植时应用 3%阿维·噻唑膦颗粒剂或 1%阿维菌素颗 粒剂3 kg/667 ㎡穴施防治。 7 采收与贮藏 7.1.1 采收 用于贮藏的甘薯,应在 下霜前完成采收,田间 晾晒,其余部分陆续采收。 7.1.2 贮藏 贮藏前2 d~3 d,每m3空间用20 g硫磺,点燃后封闭熏窖杀灭病菌,之后放出烟气。 薯堆高1.7 m~ 2m,中间留通气通道。 窖温8 ℃~15 ℃。

pdf文档 DB2102-T 0060—2022 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大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02-T 0060—2022 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大连市 第 1 页 DB2102-T 0060—2022 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大连市 第 2 页 DB2102-T 0060—2022 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大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6:4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