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 CCSB31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769—2022 代替DB35/T769—2007 浮宫杨梅栽培技术规范 Fugongbayberry—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ultivation 2022-10-27发布 2023-01-27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769—2022 I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技术要求............................................................................1 附录A(资料性)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5 DB35/T769—2022 I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代替DB35/T769—2007《浮宫杨梅栽培技术规范》,与DB35/T769—2007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园地选择(见4.1.1,DB35/T769—2007的3.1); ——修改了品种选择(见4.2.1,DB35/T769—2007的4.1); ——修改了种植时期(见4.2.4,DB35/T769—2007的4.4); ——修改了定植穴准备(见4.2.5,DB35/T769—2007的4.5); ——增加了栽植(见4.2.6); ——修改了中耕除草(见4.3.2,DB35/T769—2007的5.1.2); ——修改了土壤改良(见4.3.3,DB35/T769—2007的5.1.3); ——修改了施肥技术要求(见4.4,DB35/T769—2007的5.1.5); ——修改了整形修剪要求(见4.5,DB35/T769—2007的5.2); ——修改了主要病虫害防治(见4.6,DB35/T769—2007的5.4)。 本文件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漳州市龙海区农业农村局、漳州市龙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漳州市龙海区浮宫镇 人民政府、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龙根、吴顺宗、林为民、黄雪芬、刘姿余、方明清、王丽惠、王舒雅、林小 红、郑嘉兴、洪建辉、张泽煌。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本文件于2007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5/T769—2022 1浮宫杨梅栽培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浮宫杨梅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浮宫杨梅栽培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35/T770地理标志产品浮宫杨梅 3术语和定义 DB35/T77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技术要求 建园要求 4.1.1园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水电便利、排水良好的地点建园。产地应远离工矿区和公路干线,无工业及环境污 染,以pH值在4~6之间的疏松丘陵红壤山地为宜,山地坡度不宜超过30°。 4.1.2果园基础设施建设 4.1.2.1果园 面积一般2公顷~3.5公顷,山地小区边长与等高线平行,并按地形将几个小区组成一个作业区,作 业区面积为6.5公顷左右。 4.1.2.2道路 应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连接杨梅园地和场外交通。园区设主干路、支路和小路,其中主干路宽5m~ 7m,坡降不大于1/10,最小转弯半径大于10m;支路宽3m~5m,并留有回车场所;小路宽1m~2m。 4.1.2.3排灌 应在园区半山腰开排洪沟,沟宽为1.0m~1.5m,沟底宽0.8m~1.0m,沟深1.0m~1.5m。在排 洪沟的两端和中部设数条纵向的竹节状排水沟,排水沟宽0.3m,深0.2m;每公倾应建一个103左右的 贮水池。 DB35/T769—2022 2 种植要求 4.2.1品种选择 宜选择安海、安海变软丝、安海变硬丝等优良品种。 4.2.2开垦方式 杨梅园开垦可采用鱼鳞坑、等高梯田或撩壕等开垦方式。 4.2.3种植密度 株距4m~5m,行距5m~6m,每公顷植450株左右。 4.2.4种植时期 冬春种植。 4.2.5定植穴准备 定植穴要求长、宽、深各1m。定植前一个月,每穴分层将25kg~50kg绿肥,50kg左右的腐熟 猪牛羊粪,1.5kg饼肥、0.5kg磷肥、石灰粉1kg~2kg与土壤拌匀,分层施入;再填土压实培高土 墩(30cm)待种植;定植时苗木要求根部沾红泥浆或带土定植,压实后浇足定根水。 4.2.6栽植 采用一年生营养袋嫁接苗,栽植时根据苗木根系的深浅挖栽植穴,将苗木放入穴中央,扶正苗木, 纵横成行,填土、轻踩、浇透定根水,沿树干周围做成直径80cm,高20cm树盘,并覆盖地膜、稻草等 保墒。发现缺苗、死苗,及时补种。 果园管理要求 4.3.1排灌水 果园做到旱能灌、涝能排。雨季来临时,应做好果园排水工作,遇到干旱,要及时浇水。 4.3.2中耕除草 幼年果园每年进行1~2次中耕除草。 4.3.3土壤改良 定植后2年内进行一次全园土壤改良,时间在采果后进行。从树冠外围滴水线处开始,向上坡面和 左右两侧挖宽60cm、深50cm的条沟,逐年向外扩展,可结合施基肥,采用放射状、环状等方法,并隔 年轮换。 4.3.4套种及覆盖 种植后1~2年内,春季3月~4月套种花生、大豆、印度豇豆、乌绿豆等绿肥,5月~7月收割一次, 利用绿色秸秆进行覆盖,覆盖厚度为15cm~25cm,主干周围留一定空处,不可盖住树头。 施肥技术要求 4.4.1肥料种类和配比 DB35/T769—2022 3以施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有机肥用堆(沤)腐熟的羊粪、饼肥及商品有机肥等为主;无机肥 选用氮:磷:钾比例为0.8:(0.3~0.35):(2~3)。 4.4.2施肥时期和数量 4.4.2.1幼龄树 在萌芽前或萌芽后施用。注重速效性肥料的施用,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每株每次施复合肥0.2 kg,每年3~5次。 4.4.2.2成年树 4.4.2.2.1基肥 冬季以腐熟厩肥、饼肥等有机肥为主,施用量15吨/公顷。 4.4.2.2.2壮果肥 果实生理落果后至疏果前施用。以速效氮钾肥料为主,每株施草木灰5kg~7.5kg或尿素1kg、硫 酸钾2kg~3kg。 4.4.2.2.3促梢肥 有大小年结果现象的成年树,结果小年可不施,结果大年应施促梢肥。每年6月底至7月上旬施用。 以复合肥为主,喷施2~3次根外追肥(硼、锌、锰等微量元素),一般每株每年施肥量不宜超过0.3kg。 4.4.3施肥方法 以穴施、沟施为主。 整形修剪要求 4.5.1幼年树整形 采用自然圆头形,幼年树在每年的2月~3月、7月~8月进行轻度修剪。 4.5.2成年结果树修剪 对树冠外围及顶部的结果枝组,采用疏删或回缩修剪;对下部或内膛的结果枝,可短截部分枝条。 4.5.3徒长不结果树和衰老树修剪 当杨梅树势衰老、产量品质明显下降,对中心主干进行回缩,更换新主枝,注意加强水肥管理。结 果盛产树的主干或主枝上的徒长枝要全部删除。树冠底部的下垂枝应逐渐回缩。下垂枝距地面不小于1m。 交叉枝、病虫枝、枯枝要剪除,适当删掉过密枝。 4.5.4一般修剪方法 包括疏枝、短截、除萌、摘心等修剪方法。 4.5.5疏果 宜采用人工疏果,定果时每结果枝留2~3粒果,生长较弱的每结果枝留1粒果。 DB35/T769—2022 4 病虫害防治 4.6.1应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 治为辅”的防治原则。农药使用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不应使用国家农业部门公告的禁限用农药。 4.6.2主要病虫害有:杨梅癌肿病、白腐病、杨梅干枯病、杨梅枝腐病、杨梅褐斑病、果蝇、蓑蛾类、 白蚁类、油桐尺蠖、卷叶蛾等,其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采收要求 4.7.1分批采收 以全树20%果实呈现该品种成熟果固有色泽为标准。 4.7.2采收方法与注意事项 采收方法与注意事项如下: a) b) c) d) e) f)掌握正确的采收方法,用 3 个手指握住果柄,果实悬于手心中,连柄采下 £» 采前剪去指甲,以免刺伤果实 £» 轻采轻放,禁止剧烈运动 £» 选用可盛约 3 kg~5 kg果实的浅果篮盛果,且果篮底部及四周垫以狼蕨草或松叶等 £» 采收时间宜在清晨或傍晚。下雨或雨后初晴不宜采收 £» 作加工用的果实或高大树冠顶部的少数果实无法进行人工采摘时,可先在树下垫上草或塑料 薄膜,摇

pdf文档 DB35-T 769-2022 浮宫杨梅 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769-2022 浮宫杨梅 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769-2022 浮宫杨梅 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769-2022 浮宫杨梅 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6:4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