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21
6523
昌 吉 回 族 自 治 州 地 方 标 准
DB 6523/T 339—2022
中早熟豇豆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production of early and middle mature cowpea s eeds
2022 - 10 - 29发布 2022 - 11 - 20实施
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6523/T 339 —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新疆昌农禾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并组织实施 。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疆昌农禾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昌吉市乡
村振兴综合保障中心、昌吉州产品质量检验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悦彤、赵瑜、陈亮杏、丁明、杨博、王欢、饶晓娟、卫军伟、王小龙、段丽
娜、赵雅蓉、郭庆兵、刁佳碧、孙灵芝。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新疆昌农禾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新疆昌农禾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
中心、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新疆昌农禾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地址: 昌吉市全优农资市场 2-340室,联系电话: 0994-2528987,
传真:0994-2241298,邮编:831100。
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系地址:昌吉市建设路 176号,联系电话: 0994-2321471,
邮编:831100。
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地址:昌吉市西外环与健康西路交汇处,联系电话:
0994-2329097,传真: 0994-2381050,邮政编码: 831199。
DB 6523/T 339 —2022
1
中早熟豇豆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早熟豇豆大田用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 大田用种生产的地块选择与隔离、 种子处理、
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种子处理、种子质量检验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昌吉州区域内中早熟豇豆大田用种生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3543.5 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GB/T 3543.6 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水分测定
GB/T 3543.7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其他项目检验
GB/T 7414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田用种 qualified seed
用常规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4 大田用种生产
地块选择与隔离 4.1
地块选择土壤肥力较高且均匀一致,具有良好土壤理化性状,有机质含量 1.2 %以上,含盐量 0.2 %
以下,灌排方便,相对集中连片,连续 3 年以上未种植过豆科作物,前茬以小麦、大麦、玉米、油料较
好。作物秋收后及时深翻、晒垡、蓄水保墒,消灭杂草。春季及时整地,质量标准达到“齐、平、松、
碎、净、墒”六字标准。采用空间隔离,品种间间隔距离不得少于 50 m。
种子处理 4.2
DB 6523/T 339 —2022
2 选取整齐一致、无病虫、霉变、破损、籽粒饱满的种子,晴天晾晒 1 d~2 d 。
播种 4.3
4.3.1 土壤封闭处理
播种前2 d~3 d 可用48 %仲丁灵乳油,每 667 ㎡用量100 g兑水30 kg,稀释后均匀喷雾土表,随
即耙3 cm~5 cm。
4.3.2 播种方式与密度
露地直播,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种植。可选用 125 cm宽地膜,膜下带 2 行滴灌带。播种量为 667㎡
2.5 kg~3 kg,行距70 cm~80 cm,穴距18 cm,每穴3 粒~5 粒;播种深度 3 cm~4 cm,播种后覆土
厚度2 cm~3 cm。出苗后每穴定苗 2 株~3 株,每667 ㎡ 播4500 穴~5000 穴。
4.3.3 适时播种、带好种肥
春播种子生产适宜播种时间 4 月20 日~5 月 10 日,10 cm深土壤温度稳定在 12 ℃即可播种。播
种时带好种肥, 667 ㎡磷酸二铵 20 kg、硫酸钾 10 kg。
4.3.4 播种质量
播种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深浅一致,播行端直、行距一致。铺膜平展覆土压膜严实,下籽均匀、
种穴膜孔不错位、播量播深一致。
田间管理 4.4
4.4.1 破除板结、查苗补苗
播种后出苗前,遇到板结及时耙耱 破除板结,及时放苗。幼苗出土后及时查苗补苗,补苗可采用补
种或者补苗的方式,补种以浸种催芽播种为宜。
4.4.2 蹲苗
定苗后开始蹲苗,蹲苗时间 20 d 至上水插杆结束。
4.4.3 中耕除草
在搭架前进行 2 次~3 次中耕除草,深度 15 cm左右。
4.4.4 搭架
当豆蔓长到 15 cm~20 cm 时,需搭架引蔓。用长 2.2 m~2.5 m 的竹竿作架 ,每两丛1 根,每4 根~
6 根绑成 1 架。
4.4.5 田间管理
灌水采用少量多 次原则, 开花前控制水分, 全生育期滴水 9 次~10 次。 施肥遵循前轻后重的原则,
第一花序结荚后开始施肥,可随水进行多次滴肥 ,667 ㎡追施尿素 8 kg~10 kg、二铵3 kg~5 kg。间
隔10 d~14 d追肥一次,共追 3 次~5 次。甩蔓时,摘除第一花序以下的侧枝,植株长满架后及时摘心
以利于种荚发育和种子饱满。
去杂去劣 4.5
DB 6523/T 339 —2022
3 4.5.1 苗期
根据品种特征鉴定 观察子叶与真叶叶片颜色、 叶片形状等特征, 拔除异型苗、 劣苗、 病苗和可疑苗。
保留大小和颜色一致的苗。
4.5.2 开花期
观察生长习性、分枝习性、茎色、叶形、叶色、叶量、花序、花色等特征,去除杂劣株, 拔除异型
株、可疑株及病弱株。
4.5.3 豆荚成熟期
观察荚果形状、颜色、荚皮特征、结荚率、种株抗病性,去除杂 劣株,拔除异型株、可疑株 。观察
依据标准见附录 A。
病虫害防治 4.6
4.6.1 防治原则
使用药剂防治符合 GB/T 8321.10的要求。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 禁止使用蔬菜禁限用农药,蔬
菜禁限用农药品种见附录 B。
4.6.2 农业防治
4.6.2.1 实行轮作。与非豆科作物实行 3 年以上轮作。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地块种植,施腐熟有机
肥。
4.6.2.2 播种前种子消毒, 0.3 %磷酸三钠浸种 15 min,种子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田间发现病株及早拔除,清理田间遗留的病枝、病叶和病荚等,集中清理和烧毁。利用冬季
深翻晒垡,杀死幼虫和蛹。
4.6.3 物理防治
利用黄色粘虫板防治蚜虫,利用蓝色粘虫板防治蓟马 ,每667 ㎡ 25 块~ 30 块(规格: 20 cm×
30 cm),苗期悬挂略高于豇豆植株,搭架后悬挂于搭架中上部。也 可通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杀豆荚
螟、斜纹夜蛾等害虫。
4.6.4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利用或购买捕食螨、丽蚜小蜂、赤眼蜂、瓢虫等天敌防治虫害。
4.6.5 化学防治
4.6.5.1 豇豆锈病
发病初期开始喷药, 667 ㎡用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40 g~50 g 兑水20 kg~30 kg 喷雾,药剂药
效安全间隔期为 20 d以上。
4.6.5.2 豇豆荚螟
在豇豆开花盛期时喷药, 667 ㎡用5 %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 20 mL~30 mL,兑水喷雾,在早晨和
傍晚用药,药剂药效安全间隔期为 7 d以上。
4.6.5.3 豇豆蚜虫
DB 6523/T 339 —2022
4 蚜虫初发生期, 667 ㎡用3 %啶虫脒乳油 40 mL~50 mL,兑水1000 倍~1500 倍液喷雾,药剂药效
安全间隔期为 14 d以上。蚜虫始盛期,用 50 %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喷雾,药剂药效安全间隔期
为7 d以上。
4.6.5.4 红蜘蛛
在若、 幼螨盛发初期施药, 667 ㎡用73 %炔螨特乳油 2000倍~3000倍液喷雾, 叶片正反面喷洒均匀。
或667 ㎡用50%溴螨酯乳油 20 mL~30 mL兑水50 kg~75 kg均匀喷雾。药剂药效安全间隔期 为30天。
采收及种子处理 4.7
4.7.1 分期采种
采种田中如有种荚着地,应随时提起挂在叶柄上,使之脱离地面。豇豆种荚为分期成熟,对老熟的
种荚应及时分期采收。
4.
DB6523-T 339-2022 中早熟豇豆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昌吉回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1-19 09:10:0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