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81.060.01
CCS Q 30
6505
哈密市 地方 标准
DB 6505/T 137—2022
特色陶瓷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ceramics
2022 - 09 - 10发布 2022 - 09 - 30实施
哈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6505/T 137 —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哈密市检验检测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哈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哈密市检验检测中心、哈密市良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晨晖、张静雯、张俊良、郝世豪、严雪鸿、甄健民、孙楠 。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哈密市检验检测中心。
对文件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哈密市检验检测中心( 哈密市伊州区伊州大道 132号)、哈密市
市场监督管理局(哈密市前进西路 14号)。
哈密市检验检测中心 ,联系电话: 0902-2257813,传真: 0902-2257813,邮编:839000。
哈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系电话: 0902-2250279,传真: 0902-2251069,邮编: 839000。
DB 6505/T 137 —2022
1
特色陶瓷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特色陶瓷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条件、生产工艺、生产管理、生产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哈密市 域内特有原材料生产的特色陶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3302 日用陶瓷器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规则
GB/T 3303 日用陶瓷器缺陷术语
GB 480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4806.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陶瓷制品
GB/T 5000 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3691 陶瓷生产防尘技术规程
GB 25464 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QB/T 4792 日用陶瓷安全生产规范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GB/T 3303 、GB/T 5000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特色陶瓷 Characteristic ceramics
采用哈密市 域内特有的红灰陶土、 原矿瓷土及葡萄枝、 酸枣枝等烧制的草木灰材料, 经制坯、 施釉、
高温烧制 而成的,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国家相关标准、外观具有地域特色的日用陶瓷产品。
4 生产条件
生产设施
4.1.1 厂区
4.1.1.1 厂区设计应根据生产工艺合理布局,面积和空间与生产能力相适应。
4.1.1.2 生产与办公区域隔离分明。
4.1.1.3 厂区交通应满足消防安全和运输需要。
4.1.1.4 厂区设置的安全标识应符合 GB 2894的规定。
4.1.2 设施
DB 6505/T 137 —2022
2 4.1.2.1 具有满足生产和安全需要的供排水设施。
4.1.2.2 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措施。
4.1.2.3 厂房照明满足生产需要。
4.1.2.4 应具有满足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及成品存储所需的基础配套设施,并满足相应存储要求。
4.1.2.5 生产区域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消防设施、污染防治设施。
4.1.3 设备
4.1.3.1 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主要设备有:
—— 原料制作设备:破碎机、研磨机、球磨机、打浆机、滤泥机、真空练泥机等;
—— 成型设备:制坯机械;
—— 烧成设备:窑炉。
4.1.3.2 落实专人操作和管理设备,建立设备保养和维修制度,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定期做好相关
维护保养和检修并及时记录。
4.1.3.3 有充分有效的检验检测仪器、仪表。
4.1.3.4 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安全生产。
4.1.3.5 窑炉应符合节能环境 要求
制作原料
4.2.1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1 要求。
表1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SiO2
% 42.0~65.5
Fe2O3
% 1.4~10.1
Al2O3
% 9.90~33.5
TiO2
% ≤0.8
CaO
% ≤1.2
MgO
% ≤1.0
K2O
% ≤1.0
Na2O
% ≤0.5
烧失量
% 9.5~4.5
DB 6505/T 137 —2022
3 表1 理化指标 (续)
项目 指标
铅
mg/L ≤0.1
镉
mg/L ≤0.01
4.2.2 存贮要求
按环保要求贮存色料、脱模剂、桐油等化学品。
5 生产工艺
工艺流程
特色陶瓷生产工艺流程见图 1。
图1 特色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工序要点
5.2.1 原料制备
5.2.1.1 选土
精选哈密市 域内特有的达到理化指标的优质原料红灰陶土、原矿瓷土,去除杂质,运送进厂。堆放
于露天场地,经过日晒雨淋,使其自然风化,备用。
5.2.1.2 碎石
对于原料中的大块瓷石破碎至 要求规格。
5.2.1.3 陶泥球磨
将陶瓷土送入破碎机进行破碎,再送入球磨机进行湿法研磨。
5.2.1.4 打浆
陶瓷泥经过搅拌形成浓稠的泥浆。
5.2.1.5 过筛
泥浆经过震动筛过滤,除去杂质。
5.2.1.6 陶泥除铁
泥浆搅拌和过滤过程中,进行强磁除铁。
DB 6505/T 137 —2022
4 5.2.1.7 滤泥
用压滤机将泥浆中的水分滤出,压成饼状。
5.2.1.8 练泥
过滤后的泥料送入练泥机,通过机械挤压,让陶泥中的细微颗粒更均匀。
5.2.1.9 陈腐
练泥输出的泥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储存一段时间进行陈腐发酵。使其组分、含水趋于
均匀,制成粘性和柔韧性更好的陶泥。
5.2.2 制坯
5.2.2.1 塑形
制作好的陶泥,根据需要可采用纯手工、半机械制作或机械制作等不同的方法进行塑形操作:
—— 通过手工、手筑或使用陶轮制作毛坯;
—— 采用拉坯机制作土陶整体器型毛坯;
—— 压坯机进行压型,制作出各规格的标准毛坯。
采用注浆的方式形成不同器型的毛坯。
5.2.2.2 修坯
需进行组接的毛坯,经适当晾干(保持一定水分),进行分段组接(主要是对土陶器盖、器身等进
行组接)连接成坯。并对各类毛坯进行修正。
5.2.2.3 晾坯
粗成型的毛坯进行自然晾干,不能暴晒或风吹或冷冻。
5.2.3 制釉
5.2.3.1 烧灰
陶瓷需要饰釉,釉先要有釉灰。将哈密本地葡萄枝、酸枣枝等堆叠在一起烧炼,以水淘之,做成釉
灰。
5.2.3.2 配釉
按瓷器的不同品种和规格需要,加入不同原料和水,配制成不同比例的釉汁。
5.2.3.3 釉料球磨
将釉料送入破碎机进行破碎,再送入球磨机进行湿法研磨。
5.2.3.4 过滤
经过球磨的釉料经过震动筛过滤,除去杂质及颗粒大的釉料。
5.2.3.5 釉料除铁
搅拌和过滤过程中用强磁除铁。
DB 6505/T 137 —2022
5 5.2.3.6 试照
也称试照子,将不同的釉料画在泥坯样片上,置入窑内试烧,观看釉料发色,以此确定调制釉料的
配方。
5.2.4 上釉
5.2.4.1 打磨
对制作好的毛坯进行打磨,人工修坯,使坯体表面光洁,厚薄合适,规整一致,形成半成品。
5.2.4.2 装窑
将打磨后的坯体装入窑内,准备加热速烧。
5.2.4.3 低温烧结
经过低温烧结,使坯体较为坚硬,不宜损坏,准备上釉。
5.2.4.4 捺水
也称“补水”,坯胎在施釉前要进行补水,用笔蘸水在坯胎上刷抹,除去利坯时的刀痕,及晒坯时
残留的粉尘,还可以发现坯胎内隐藏的气孔及混在泥坯中的硬泥团(死泥),并及时地修补。
5.2.4.5 雕刻
圆雕:立体的、多方位、多角度三维立体雕塑。
刻花:在坯胎上用竹刀(或铁刀)按线图刻画,刻出刻花瓷。
5.2.4.6 写款
书写或雕刻底款。
5.2.4.7 绘画
用釉料将图案或文字书写到素坯上。
5.2.4.8 施釉
釉浆制备: 将釉泥去除杂质,根据釉色需要按一定量比例配制,并 加入一定比例的碳酸钙粉末,经
混合破碎、研磨后,淘洗成泥浆状备用。需要施釉的半成品经自然风干约 4 天~5 天后,再进行人工
施釉。可根据陶器的不同特点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施釉方式。主要采用荡釉、吹釉或蘸釉等方式,对未
完全施釉的部位再次刷釉进行施釉。
荡釉:坯胎内部施釉,采用“荡”的方法。内部加入釉水轻轻摇荡,让釉水均匀覆盖整个内壁,
DB 6505-T 137-2022 特色陶瓷生产技术规范 哈密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1-15 22:37:5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