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202.20 CCS B 31 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45/T 2572—2022 抗(耐)枯萎病香蕉种质鉴选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screening of banana germplasm resistant( tolerant) to Fusarium wilt 2022 - 08 - 25 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2022 - 09 - 30 实施 DB45/T 2572—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维、黄素梅、韦绍龙、李朝生、韦弟、覃柳燕、韦莉萍、田丹丹、何章飞、 龙盛风、黄曲燕、李宝深、李佳林、黄典红。 I DB45/T 2572—2022 抗(耐)枯萎病香蕉种质鉴选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定了抗(耐)枯萎病香蕉种质鉴选的程序、界定了香蕉抗枯萎病种质鉴选的术语和定义、 规定了苗期鉴选、田间鉴选的操作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抗(耐)枯萎病香蕉种质的鉴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1807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诊断及疫情处理规范 NY/T 2248 热带作物品种资源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程 香蕉叶斑病、香蕉枯萎病和香蕉根结线虫 病 NY/T 5022 无公害食品 香蕉生产技术规程 SN/T 2665 香蕉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DB45/T 1759 香蕉二级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NY/T 1807、NY/T 2248及SN/T 266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人工接种鉴定 artificial inoculation identification 按一定量将收集的病原菌接种到参鉴种质材料,创造发病条件,根据参鉴种质材料的抗性表现和发 病程度确定参鉴种质抗性级别的一种方法。 自然发病鉴定 non-inoculation identification 根据参鉴种质在田间自然发病感染诱发程度,确定参鉴种质抗性级别的鉴定方法。 苗期鉴选 identification and screening in the seedling stage 在温室内采用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将参鉴种质无病二级组培苗伤根后移栽至含规定病原菌孢子浓 度的基质中,28 ℃条件下种植一定时间后,调查各个参鉴种质发病情况,经结果分析确定各个香蕉参 鉴种质的抗性水平,选出符合田间鉴选的高抗种质要求的一种方法。 田间鉴选 identification and screening in the field 在枯萎病病区选择试验地种植经苗期鉴选的抗性种质,调查各个参鉴种质在不同生长时期发病程度, 经结果分析确定各个香蕉种质的抗性水平, 选出对枯萎病具有抗性植株的一种方法。 1 DB45/T 2572—2022 病情指数校正系数(K1) sickness index correction factor(K1) 经过理论推算与实际结果验证相结合,确定一个合理数值,使用该数值与对照品种的病情指数相除 所得的比值。 发病率校正系数(K2) incidence correction factor(K2) 经过理论推算与实际结果验证相结合,确定一个合理数值,使用该数值与对照品种的发病率相除所 得的比值。 相对病情指数 relative disease index(RDI) 参鉴种质的实际病情指数与病情指数校正系数的乘积。 相对发病率 relative incidence rate(RIR) 参鉴种质的实际发病率与发病率校正系数的乘积。 4 技术流程 抗(耐)枯萎病香蕉种质鉴选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参鉴种质 苗期鉴选 图1 5 苗期抗病 苗期抗(耐)病 性评价 种质筛选 田间鉴选 田间抗(耐)病种 田间抗病 质筛选 性评价 抗(耐)枯萎病香蕉种质鉴选技术流程 苗期鉴选 参鉴品种(系)的要求 参鉴种质以6~8叶的无病二级香蕉组培苗为宜,二级组培苗的划分按DB45/T 1759的规定执行。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致病性鉴定 按SN/T 2665的规定执行。 病原菌培养基质制备 将椰糠、玉米粉和水按质量比2:10:7的比例混合均匀,分装在玻璃瓶中,高温高压灭菌(121 ℃, 20 min)二次。无菌条件下,将在PDA培养基上培养1周的Foc4菌饼(直径0.8 cm~1.0 cm)接种于高压 灭菌二次后的基质中,28 ℃,暗培养21 d。将培养Foc4的基质碾碎混匀,取10 g基质加90 mL无菌水稀释, 结合梯度稀释法,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并计算出基质中Foc4分生孢子浓度。 2 DB45/T 2572—2022 鉴选基质制备 根据5.3所得病原基质接种体的Foc4孢子浓度,将病原基质接种体与未种植过植物的新椰糠按照一 5 6 定比例混匀,使病原基质中Foc4分生孢子浓度达10 个/g~10 个/g,用于香蕉苗期种质鉴选。 试验设计 参鉴种质、对照品种的小区处理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每小区种植株数10~30株。每 10份参鉴种质设1份已知感病品种作为对照,参鉴种质少于10份时设1份已知感病品种作为对照,对照品 种宜采用高感品种巴西蕉或威廉斯。 接种方法 苗期抗性鉴定宜通过伤根法进行人工接种。将5~6叶参鉴香蕉种质的无病二级组培苗取出,用剪刀 将组培苗2~3条根,距离根尖0.5 cm处剪伤后,种植到按5.4要求制作的鉴选基质中,正常水肥管理。 调查及计算方法 5.7.1 接种 30 d 后观察并调查植株外观发病情况,第 40 d 调查每株香蕉苗的外部及内部枯萎病症状。 按照表 B.1 及图 B.1 的标准调查植株内部及外部症状的病害级别,按照表 C.1 的格式记录。 5.7.2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按式(1)计算种质材料的病情指数(DI),按式(2)(3)计算校正指 数及相对病情指数,所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式中: DI——病情指数; Rn ——各级病株数; Kn ——相对级数值; N ——调查总株数; K ——最高级数值。 式中: 50 ——相对系数; K1 ——病情指数校正系数; DIC——感病对照品种病情指数。 式中: RDI——相对病情指数; DIT——参鉴种质病情指数。 �� = �� ×�� �×� �1 = × 100·················································· (1) 50 ························································· ��� (2) ��� = �1 × ���···················································· (3) 抗病性评价 根据参鉴种质平均相对病情指数,按照表1分别评价苗期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所得结果按表C.2 的格式填写。 3 DB45/T 2572—2022 表1 香蕉种质苗期枯萎病抗性评价标准 抗性级别 免疫(I) 高抗(HR) 抗(R) 中抗(MR) 感(S) 高感(HS) 平均相对病情指数 0 0<RDI<10 10≤RDI<20 20≤RDI<30 30≤RDI<40 ≥40 抗(耐)病种质筛选 根据抗性评价结果,从参鉴种质中选择其中1~2个抗性水平高的种质,选取100株以上二级组培苗, 伤根接种于Foc4孢子浓度为106个/g病原基质中,从植株外观判断发病情况,发病率为50%~80%时, 选取外观未见发病症状的植株,将植株根部冲洗干净后,从球茎底端1/5处横切,观察球茎褐变面积, 选取球茎无褐变或有浅色褐变且面积小于剖面面积5%的植株,重新种植于无Foc4的育苗基质中,作为 抗(耐)枯萎病种质材料供进一步研发。 6 田间鉴选 鉴选圃地 6.1.1 鉴选圃地的选择 选择前作香蕉枯萎病发病率在70%以上,土壤肥力一致,发病均匀且未经轮作其他作物的旧蕉园; 整地时用机耕混匀土壤,混匀后土壤中Foc4孢子浓度不低于103个/g。土壤中Foc4孢子浓度的检测按附 录D执行。 6.1.2 灌溉条件及空气质量 按NY/T 5022的规定执行。 参鉴种质的要求 按5.1规定执行。 田间设计 参鉴种质、对照品种的小区处理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每小区种植株数20~40株,对 照品种可采用高感品种巴西蕉或威廉斯。采用自然发病鉴定,鉴选圃地四周设保护行。 田间管理 按NY/T 5022的规定执行。参鉴品种及对照品种全生育期不使用对枯萎病菌有直接抑制作用的技术 措施。 调查及计算方法 6.5.1 6.5.2 病情调查及发病率计算方法按 NY/T 2248 的规定执行。 校正系数及相对发病率按式(4)、(5)计算。 式中: K2 ——发病率校正系数; 4 �2 = 80%························································· �� (1) DB45/T 2572—2022 80%——相对系数; IC ——感病对照品种发病率。 式中: RIR——相对发病率; IT ——待测品种(系)发病率。 ��� = �2 × �� ····················································· (2) 抗病性评价 根据参鉴种质平均相对发病率,按照表2分别评价田间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所得结果按表C.3的格 式填写。 表2 香蕉种质田间枯萎病抗性评价标准 免疫 高抗 抗 中抗 感 高感 (I) (HR) (R) (MR) (S) (HS) 0 0<RIR<10% 10%≤RIR<20% 20%≤RIR<40% 40%≤RIR<60% ≥60% 抗性级别 平均相对发病率 抗(耐)病种质筛选 6.7.1 根据苗期抗性评价结果,从参鉴品种中选择抗性级别为中抗及以上级别的参鉴品种(系),按 4.9 方法筛选得到的抗(耐)种质,选取经无病基质种植 1 个月以上恢复生长的植株,种植到鉴选

pdf文档 DB45-T 2572-2022 抗(耐)枯萎病香蕉种质鉴选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2572-2022 抗(耐)枯萎病香蕉种质鉴选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2572-2022 抗(耐)枯萎病香蕉种质鉴选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2572-2022 抗(耐)枯萎病香蕉种质鉴选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1-04 04:55:4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