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05 郑 4101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4101/T 36—2022 小麦防灾减灾生产技术规程 2022 - 09 - 23 发布 2022 - 12 - 23 实施 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01/T 36—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郑州市粮油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ZZTC0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郑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荥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科、徐红丽、吴玲玲、宋爱平、安旭华、高淑梅、许靖宜、吕海霞、李红卫、 郭宁、马晓辉、胡俊敏、杨芳、龚璞、王金伟、王迪、石亚利、张洋、任尚、刘艳平。 I DB4101/T 36—2022 小麦防灾减灾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防灾减灾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整地与施肥、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田间防 灾减灾管理、收获贮藏、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小麦防灾减灾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JB/T 5117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冬季冻害 小麦越冬期间因0 ℃以下强烈低温或剧烈变温,植株部分器官受害,部分分蘖乃至全株死亡的现象。 3.2 早春冻害 小麦在过了“立春”季节进入返青拔节时期,因寒潮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至0 ℃以下,发生的霜 冻危害的现象。 3.3 晚霜冻害 小麦拔节至孕穗期,气温陡降至0 ℃或0 ℃以下时,造成正在分化的小麦幼穗遭受不同程度危害的 现象。 3.4 干旱灾害 小麦生长过程中,由于土壤缺水,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难以补充蒸腾消耗,植株体内水分收支平 衡失调,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造成植株部分死亡,并最终导致减产和品质降低的现象。 1 DB4101/T 36—2022 3.5 干热风危害 小麦生育后期,出现的一种高温(当日最高气温≥32 ℃)、低湿(14时相对湿度≤30%)并伴有一 定风力(14时风速≥3 m/s)的灾害性天气,使小麦植株水分失衡,导致灌浆速率下降,灌浆时间缩短, 千粒重下降,进而造成小麦不同程度减产的现象。 4 整地与施肥 4.1 精细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秸秆粉碎还田,秸秆长度小于5 cm。提倡深耕,耕深25 cm以上。旋耕地块,旋耕 深度15 cm以上,每2~3年应深耕1次。耕后耙压,达到上虚下实地表平整。 4.2 科学施肥 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实行测土配方施肥。高产田每亩施氮肥(N)13 kg~15 kg、磷肥(P2O5)6 kg~ 8 kg、钾肥(K2O)4 kg~5 kg,中产田每亩施氮肥(N)12 kg~13 kg、磷肥(P2O5)5 kg~6 kg、钾 肥(K2O)3 kg~4 kg,其中磷肥、钾肥一次性底施,氮肥分基施与拔节期追施,基追比例为5:5~6:4。 中低产田底肥增施商品有机肥50 kg~100 kg。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有机肥料施用应符合 NY/T 1868的规定。 5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5.1 品种选择 根据土壤肥力、灌溉条件、产量水平等因素,选用综合抗性好,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委员会审定(引种备案),适宜本区域种植的半冬性小麦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 5.2 种子处理 在麦播前选择包衣种子或进行药剂拌种。实行药剂拌种应选用在登记范围内的高效杀虫、杀菌剂和 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拌种(详见附录A)。拌种后晾干待播。拌种药剂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 和GB/T 15671的规定。 6 播种 6.1 墒情要求 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70%。墒情不足时有水浇条件的应提前造墒。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 的规定。田间有积水或土壤过湿地块,要及时疏通沟渠、排除积水、开沟散墒。 6.2 6.2.1 播期播量 播期 半冬性品种播种期为10月10日~20日,不宜播种过早。旱地小麦可采取趁墒播种,但播期不宜早于 10月1日。 2 DB4101/T 36—2022 6.2.2 播量 每亩播种量10 kg~12.5 kg,旱地及晚播地块可适当加大播量,最大不超过每亩15 kg。 6.3 播种方式 可采取机械宽幅播种、宽窄行播种、等行距条播等方式。宽幅播种行距 22 cm,播幅 8 cm;宽窄行 播种宽行 24 cm~28 cm、窄行 12 cm;等行距条播行距 15 cm~20 cm。应严格掌握播种机行进速度和 播种深度,以 5 km/h 为宜,播深 3 cm~5 cm,做到播量精确,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 6.4 播后镇压 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在小麦播种时随种随压。对于秸秆还田地块,宜在小麦播种后用 专门的镇压器镇压 1~2 遍,提高镇压效果,保证小麦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能力。 7 田间防灾减灾管理 7.1 冻害 7.1.1 冬季及早春冻害 7.1.1.1 灾前防范 冬前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应进行冬灌,灌溉时间宜在日平均气温3 ℃以上(12 月上中旬)时进行,在封冻前完成。浇后划锄,增温保墒。 7.1.1.2 灾后补救 发生冬季及早春冻害的地块,应在小麦返青初期、气温回升后,及时追肥浇水,结合灌水,每亩追 施尿素8 kg~10 kg,也可喷施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促进植株快速生长。 7.1.2 晚霜冻害 7.1.2.1 灾前防范 小麦拔节以后(3月中旬)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低温来临之前及时灌溉或喷施化学防冻剂,防范 晚霜冻害。 7.1.2.2 灾后补救 发生晚霜冻害的地块,及时浇水施肥减损。结合灌水每亩追施尿素5 kg~7.5 kg。也可喷施叶面肥 或生长调节剂进行补救。 7.2 倒伏 7.2.1 灾前防范 在小麦起身期,对有倒伏风险的地块,采取镇压、深锄等控旺措施,也可喷施多效唑、缩节胺等植 物生长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长度,防止倒伏。肥水管理推迟到拔节后。 7.2.2 灾后补救 对发生倒伏的地块,应及时喷施杀菌剂和叶面肥,促进籽粒灌浆,防止病害蔓延,减轻影响。 3 DB4101/T 36—2022 7.3 干旱 苗期可采用划锄、镇压、秸秆覆盖等蓄水保墒措施。 具备水浇条件的,小麦越冬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拔节孕穗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灌浆 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进行灌溉,补充土壤水分。 旱地小麦可采用化控技术,叶面喷施抗旱保水剂或磷酸二氢钾溶液等。 7.4 干热风 浇好灌浆水的同时,结合病虫害防治,每亩用尿素1 kg和磷酸二氢钾0.2 kg兑水50 kg进行叶面喷 施,防范干热风危害,促进氮素积累与籽粒灌浆。 7.5 病虫草害 7.5.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药剂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7.5.2 化学除草 在小麦3~5叶期,选择日平均气温10 ℃以上的晴朗且无风天气,进行冬前化学除草。冬前未进行 的可在小麦返青至起身期进行。 7.5.3 病虫害防治 小麦返青期至拔节期及时防治纹枯病、茎基腐病、红蜘蛛等病虫害,抽穗扬花期重点防治赤霉病等 病虫害,灌浆期综合用药防治白粉病、锈病、蚜虫等病虫害。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8 8.1 收获贮藏 适时收获 小麦成熟后及时收获,提前检查调试收获机具,提高机收作业质量,减少机收损失。收获指标应符 合 JB∕T 5117 的规定。 8.2 安全贮藏 小麦籽粒含水量低于13%时,入库贮藏。生产优质专用小麦的,应落实专收专储。 9 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档案,对生产过程中的农资采购、农药使用、田间作业等环节进行详细记录,生产档案至 少保存3年以上。 A 4 A DB4101/T 36—2022 附 录 A (资料性)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见表A.1。 表 A.1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类型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防治指标 小麦苗期至拔节 期 小麦播种期 纹枯病 小麦返青至拔节 期 病害 白粉病 小麦拔节后 防治方法 药剂拌种:用 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15 mL~ 小麦播种期 根腐病 防治药剂 咯菌腈 20 mL,拌种 10 kg;生长期防治:25%丙环唑乳 丙环唑 油 33 mL,对水 40 kg~50 kg 进行麦株茎基部喷 雾 药剂拌种:用 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 6 mL~7 mL, 病株率达 10%~ 戊唑醇 拌种 10 kg;生长期防治:每亩用 12.5%烯唑醇可 15% 烯唑醇 湿性粉剂 45 g~60 g,对水 40 kg~50 kg,进行 麦株茎基部喷雾 病株率达 15%或 三唑酮 病叶率达 5% 醚菌酯 每亩用 20%三唑酮乳油 40 mL~50 mL,或 30% 醚菌酯悬浮剂 30 mL~50 mL,对水 40 kg~50 kg 喷雾 每亩用 45%戊唑醇·咪鲜胺悬乳剂 20 mL~ 赤霉病 小麦抽穗扬花期 预防 戊唑醇‧咪鲜胺 25 mL,对水 40 kg~50 kg,均匀喷施小麦穗部。 间隔 7 d 再喷 1 次。如施药后 6 h 内遇雨,雨后 应及时补喷 叶锈病病叶率达 锈病 小麦抽穗前后 5%~10%;条锈病 发现发病中心 三唑酮 戊唑醇 蝼蛄每亩有虫 地下害虫 小麦播种期 100 头;蛴螬、金 针虫每亩有虫 麦蜘蛛 蚜虫 小麦返青至拔节 期 市尺单行麦圆蜘 蛛 200 头、麦长腿 蜘蛛 100 头 辛硫磷 草害 阿维菌素 联苯菊酯 小麦播种期 百穗蚜量达 500 吡虫啉 小麦灌浆期 头 高效氯氰菊酯 娘蒿等) 土壤处理:每亩用 3%辛硫磷颗粒剂 3 kg~4 kg, 每亩用 5%阿维菌素悬浮剂 4 mL~8 mL,或 4% 联苯菊酯微乳剂 30 mL~50 mL,对水 40 kg~50 kg 喷雾
DB4101-T 36-2022 小麦防灾减灾生产技术规程 郑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1-04 04:46:4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