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7.195 CCS Y 85 4101 郑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4101/T 35—2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州古陶烧制技艺 2022-09-23 发布 2022-12-23 实施 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01/T 35—2022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工艺流程 ........................................................................... 2 5 原料选取 ........................................................................... 2 6 原料加工 ........................................................................... 2 7 坯体制作 ........................................................................... 3 8 阴干 ............................................................................... 4 9 装烧 ............................................................................... 4 10 打磨、抛光 ........................................................................ 4 I DB4101/T 3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出。 本文件由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ZZTC0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郑州商瓷御品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郑州大学分析测 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洪伟、王倩妮、崔昕、丁蕾、张惠、陈苗苗、高晓燕、李景洲、郜炳军、张 西林、王灵、王东霞、游光明、刘实现、许昌、陈中良、杨庆平、李红斌。 II DB4101/T 35—2022 引 言 郑州古陶是以郑州西南樱桃沟及新密周边特有的黏土为原料,烧制技艺源远流长,自裴李岗文化时 期传承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延续了黄河流域五千年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民俗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2019年,被列入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保护、传承、弘扬郑州古陶烧制技艺优秀传统文化,特制定本文件。 III DB4101/T 35—2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州古陶烧制技艺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郑州古陶的原料选取、原料加工、坯体制作、阴干、装烧、打磨、抛光等烧制技艺要 求。 本文件适用于郑州古陶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5000—2018 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5000—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郑州古陶 选取郑州西南樱桃沟及新密周边特有的黏土为原料,经原料加工、坯体制作、阴干、装烧、打磨、 抛光等工艺进行烧制的陶器。 3.2 黏土 以黏土矿物为主体,并含有部分非黏土矿物或有机物,与水混合具有可塑性的天然细颗粒矿物集合 体。 [来源:GB/T 5000—2018,3.4] 3.3 坯料 经加工精制后用于制坯的物料。 [来源:GB/T 5000—2018,4.2] 3.4 陈腐 将坯料在适宜温度和高湿度环境中存放一定时间,以改善其成形性能的工艺过程。 [来源:GB/T 5000—2018,4.43] 3.5 练泥 用人工或真空练泥机对可塑成形的坯料进行揉练,使坯料中气体逸散、水分均匀、提高可塑性的工 艺过程。 1 DB4101/T 35—2022 3.6 一次烧成 成形的坯体直接烧成制品的方法。 4 工艺流程 郑州古陶烧制技艺流程见图1。 图1 郑州古陶烧制技艺流程 5 原料选取 5.1 原料主要选取郑州西南樱桃沟及新密周边特有的黏土。通过实地踏勘,选取矿点,挖去表土,深 度宜为 1 m~2 m,选取质地疏散、黏性强、表面呈灰白色或紫红色的黏土。 5.2 将选取的黏土在露天、无杂物的自然环境中陈放 1 年以上,自然风化。 6 原料加工 6.1 传统工艺 6.1.1 泥料化浆 6.1.1.1 通过人工粗选,去除黏土杂质。 6.1.1.2 用石碾将经过检选的黏土碾成粉末,放入水池,按比例加水浸泡,人工搅拌成泥浆。搅拌过 程中,及时捞出表面漂浮杂质。 6.1.2 过滤 6.1.2.1 应设置至少 2 个沉淀池。 6.1.2.2 用木桶把泥浆倒入第 1 个沉淀池,充分搅拌后静置 24 h,经自然沉淀、分层后,搅动上层较 细的泥浆,略放置后将其舀入第 2 个沉淀池,重复搅拌、静置、分层、搅拌、取上层泥浆进入下 1 个沉 淀池,至泥浆细腻、无杂质,符合烧制要求。 6.1.2.3 静置 24 h 后,将表面积水排空,捞出泥浆置于干净地面堆放至含水量≤20%。 6.1.3 练泥 对泥料进行人工踩踏,持续1 h~2 h,至湿度均匀。 6.1.4 陈腐 根据器皿不同,将泥料分为细度30~40目、70~80目两种,分割成合适大小,密封放置于阴暗潮湿 处,陈腐备用。 6.2 现代工艺 2 DB4101/T 35—2022 6.2.1 球磨 把黏土和矿料放入球磨机中,按比例加水,根据所需要的细度进行研磨,然后用 30 或 60 目筛网过 滤到泥浆池中。 6.2.2 脱水 将泥浆池中的泥浆用泵压至压滤机中,压力保持在 2.5 MPa 持续 10 min~20 min 对泥浆进行脱水, 然后泄压取出泥片。 6.2.3 练泥 将脱过水的泥片放入真空练泥机中进行练泥。首先,启动电机开关,将泥料搅拌均匀。然后,启动 真空泵开关,真空度 0.05 MPa,练泥 2 次,至泥料细致均匀、无气泡。 6.2.4 陈腐 将前期制好的泥料分割成泥柱,用塑料膜包裹好,密封保存,放置于阴暗潮湿处,陈腐备用。 7 坯体制作 7.1 揉泥 7.1.1 根据器皿不同,选取合适的泥料。 7.1.2 将泥料置于搓泥凳上,用双手反复揉搓,使泥料湿度均匀,排出气体。 7.2 塑性成形 塑性成形有以下几种成形方法: ——拉坯成形:将坯料置于石转轮中央,转动轮盘,通过手的操作使坯料成为空心圆柱体,按造 型设计要求,拉制成形; ——捏塑成形:用手直接对坯料进行揉、搓、捏、挤、压、抹等操作,至符合造型设计要求; ——泥条成形:将坯料搓成均匀的圆条,按造型设计要求,一层层叠加或用 1 根长泥条作螺旋形 向上盘筑成形。制作过程中,若无意保留泥条的自然形状,在层层向上盘筑时,可将内外抹 平; ——泥板成形:将坯料拍打、擀压、切割成所需形状的泥板,按造型设计要求,卷筒或镶接成形; ——硬模印坯成形:按造型设计要求,做成石膏模,将擀好的泥片分别粘在模具上,印坯成形之 后,进行黏结组合; ——滚压成形:将中空石膏模具固定在装有尖锥形或圆柱形回转体的旋坯机上,放入坯料,利用 回转体的转动,对坯料进行滚和压,进而延展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坯体。 7.3 修坯 将坯体自然晾晒至含水量≤30%时,根据造型设计要求进行修整,然后进行抛光。 7.4 雕刻装饰 按造型设计要求进行雕刻。 3 DB4101/T 35—2022 8 阴干 将成形的坯体置于避风阴凉处3 d~7 d,慢慢阴干至具备入窑条件。 9 装烧 9.1 使用间歇式窑炉进行烧制,采用垒叠的方式将坯体装入窑炉,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垫具把坯体支撑 起来。 9.2 根据器皿的不同,烧制时实时控制窑内温度、气氛、压力,持续约 60 h,一次烧成。整个过程分 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低温烧至 300 ℃,保持 6 h~7 h,彻底排出坯体湿气; ——第二阶段:在 300 ℃~1100 ℃的温度下,保持 24 h,恒温使坯体自然落灰,产生不同的效 果; ——第三阶段:在 1100 ℃~1300 ℃的温度下,持续 24 h,使坯体落灰充分熔化; ——第四阶段:封火,封闭窑炉全部通气口。 9.3 待窑炉自然冷却至 100 ℃以下时,打开窑门,取出烧制好的器皿。 10 打磨、抛光 使用研磨料、研磨砂对器皿表面进行反复刮擦,打磨、抛光。 4
DB4101-T 35-2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州古陶烧制技艺 郑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1-04 04:46:3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