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CCS B 52 江 DB36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655—2022 中华绒螯蟹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Chinese mitten crab culture in pond 2022 - 09 - 26 发布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 - 04 - 01 实施 发 布 DB36/T 1655—2022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池塘选择 .......................................................................... 1 5 放养前准备 ........................................................................ 2 6 水草种植 .......................................................................... 2 7 蟹种放养 .......................................................................... 2 8 投饲管理 .......................................................................... 3 9 水质管理 .......................................................................... 3 10 病害防治 ......................................................................... 4 11 日常管理 ......................................................................... 4 12 捕捞 ............................................................................. 4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河蟹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 5 I DB36/T 165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九江市农业科学院、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南昌大学、南昌市农业科学 院、玉山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磊、曹烈、王建民、胡火根、傅雪军、赵大显、曾柳根、韩学忠、简少卿、 徐金根、李乐康、银旭红、曾文超。 II DB36/T 1655—2022 中华绒螯蟹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下简称河蟹)池塘养殖过程的技术 操作规范,包括池塘选择、放养前准备、水草种植、蟹种放养、投饲管理、水质管理、病害 防治、日常管理、捕捞等。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的河蟹池塘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26435 中华绒螯蟹 亲蟹、苗种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T 755 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 NY/T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 SC/T 1077 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 SC/T 1078 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蟹种 young crab 又称扣蟹,蟹苗放养后经150 d~200 d的培育,培育成100只/kg~200只/kg左右的性腺 未成熟的幼蟹。 4 池塘选择 4.1 产地环境 生态环境良好,符合NY/T 391规定;进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 4.2 水质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要求。 1 DB36/T 1655—2022 4.3 底质 以沙质土最好,粘壤土次之,底部淤泥层不超过 15 cm。 4.4 池塘设施 面积以 6670 m2~13340 m2 为宜,长方形,呈东西向排列,最大蓄水深度为 2.0 m,池 塘中间建造高出水面的蟹岛,占水面 10%。塘埂四周用宽 0.9 m 的玻璃钢板、塑料板、塑料 薄膜等做防逃设施,底部埋入池埂 0.3 m。 5 放养前准备 5.1 清淤整池 冬季池塘空闲时,清整池塘,加固池埂,并耕翻 1 次池底,清除过多的淤泥。 5.2 清塘消毒 水草种植前 10 d~20 d 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使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每 667 m2 用量为 75 kg~100 kg。 5.3 设置暂养区 在池塘中央或边上的深水区,用高出水面 0.5 m 的聚乙烯网布围成一块面积为池塘水面 20%的蟹种暂养区。 5.4 施肥 蟹种放养前,在池塘消毒后施用经发酵完全的有机肥,每 667 m2 用量为 80 kg~100 kg, 有机肥使用应符合 NY/T 1868 要求。 6 水草种植 6.1 品种与面积 浅水区以轮叶黑藻为主,深水区以伊乐藻为主,水草种植面积占池塘面积的 50%~60%。 6.2 种植方法 轮叶黑藻:3 月之前在浅水区以芽苞播种,每 667 m2 用量为 3 kg。伊乐藻:2 月~4 月 在深水区采用植株移栽方式种植,每 667 m2 用量为 50 kg。 6.3 水草管理 4 月底~5 月初,视水草分布情况,及时移植补栽伊乐藻和轮叶黑藻,使水草均匀分布; 7 月之前,及时割去过长的伊乐藻,防止水温过高灼伤伊乐藻,造成水草死亡腐败水质。 7 蟹种放养 7.1 蟹种质量 规格整齐、以 120 只/kg~160 只/kg 为宜,要求附肢齐全,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爬行 2 DB36/T 1655—2022 迅速活力好,蟹种质量应符合 GB/T 26435 要求。 7.2 放养时间 蟹种一般在 2 月下旬~3 月上旬放养,水温 8 ℃~15 ℃。 7.3 放养密度 每 667 m2 放养 1200 只~1600 只。 7.4 放养方法 一次性放足。蟹种浸入池水 3 min 后提出 10 s 再浸入,重复 3 次。然后采用 20 mg/L 聚 维酮碘浸浴消毒 10 min,再将蟹种放在暂养区池塘岸边,任其自行爬入水中,剔出体弱损伤 个体。 7.5 套养品种放养 为了改善水质,每 667 m2 套养鲢鱼种 10 尾,鳙鱼种 20 尾,规格均为 6 尾/kg~10 尾/kg, 鱼种放养宜在蟹种入池后 7 d~10 d。 8 投饲管理 8.1 饲料种类 主要有豆饼、各种水草等植物性饲料;螺蛳、河蚌等动物性饲料;以及蛋白含量 32%~ 38%的配合饲料。饲料应符合 GB 13078、SC/T 1077 和 SC/T 1078 要求。 8.2 投喂原则 根据河蟹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和不同季节的水温情况,按照“前后精、中间青、荤 素搭配、青精结合”和“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原则进行投喂。 8.3 投喂方法 3 月~5 月水温低,河蟹在暂养区,摄食少,基本以螺蛳和配合饲料为主,投喂量占存 塘蟹体重的 3%~5%;6 月投喂量逐渐增加到存塘蟹体重的 8%~15%。进入 7 月~8 月高温 季节,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的投喂比例,减少动物性饵料投喂,投喂量占存塘蟹体重的 8%。 9 月中旬以后为河蟹育肥阶段,以动物性饵料和配合饲料为主,搭配新鲜水草,投喂量占存 塘蟹体重的 5%~8%。 9 水质管理 9.1 水质指标 定期监测池塘水质指标, 要求溶氧量 5 mg/L 以上, pH 值 7.5~8.5, 透明度 30 cm~50 cm。 9.2 水位调控 3 月~5 月保持水位 0.5 m~1.0 m,6 月~8 月保持水位 1.2 m~1.5 m,9 月~11 月水位 稳定在 1.5 m 左右,每隔 7 d 加注新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总水量的 10%~20%为宜。 9.3 水质调控 3 DB36/T 1655—2022 每隔 10 d~15 d,根据蟹池不同的水质情况,选用光合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微生 态制剂调节水质,用法及用量参照产品使用说明。 9.4 尾水排放 蟹池排放的尾水达标,符合 SC/T 9101 排放要求。 10 病害防治 10.1 预防措施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坚持以生态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的预防方法, 实行彻底清淤消毒、放养优质蟹种、种植水草、投喂优质饲料、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等预防 措施。 10.2 治疗方法 药物使用应符合 NY/T 755 要求,河蟹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见附录 A。 11 日常管理 每天凌晨和傍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变化,检查河蟹的活动、病害、蜕壳、摄食、敌 害情况,检修养殖设施,及时修补防逃设施。 12 捕捞 10 月开始捕捞,以地笼张捕为主,干塘捕捉为辅。捕捞的成蟹置于上有盖网的防逃设 施网箱中暂养。 4 DB36/T 1655—2022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河蟹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表1 河蟹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 病名 症状 外部症状:病蟹步足环向腹部,肢尖扎 于土层,时而抽畜,难以伸展,并发生 颤抖病 阵阵抖动
DB36-T 1655-2022 中华绒螯蟹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1-04 04:42:0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