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35.240.01 CCS L67 黑 DB23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3345—2022 信息资源库建设与管理规范 2022-09-27 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10-26 实施 发 布 DB23/T 334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营商环境监督监督局、黑龙江省政务大数据中心、黑龙江省标准化研究 院、北京中唐方德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史春光、姚翊涵,韩石、梅兵、何振江、陈丽燕、向晓燕、杨晶、孙雅男、戴 志成、陈要武、杨大志、吕猛、王磊、李严、王艳君、刘思妤、张敬。 I DB23/T 3345-2022 信息资源库建设与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龙江省政务信息资源库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政务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DB23/T 2843 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总体架构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础信息资源库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基础的、多个政府机关在其履行政务职能过程中共同需要的政务信息资源 形成的基础信息资源库,包括人口融合库、法人融合库等政务信息资源库。 3.2 主题信息资源库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同一特定领域,由多个政府机关的政务信息资源共同形成的信息资源库,包括 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等政务信息资源库。 [来源:DB23/T 2843-2021,有修改] 3.3 部门信息资源库 围绕政府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履行本部门职责过程中采集、获 取或者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所产生的政务信息资源形成的信息资源库。 3.4 其他信息资源库 除基础信息资源库、主题信息资源库和部门信息资源库之外的其他相关的政务信息资源库。 4 4.1 总体要求 总体原则 1 DB23/T 3345-2022 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和管理应遵循的总体原则,包括但不限于: a) 规范性原则:满足相关政策、标准等要求。数据生产、数据库设计、建立、管理、维护需符合 规范化要求; b) 集约化原则:按照集约化建设要求开展建设和应用。如依托统一的电子政务和大数据基础设施 等; c) 先进性原则: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采用成熟的技术实现、技术标准、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 等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d) 安全性原则: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使用安全可控的技术和设施。在资源库设计、建立、运行 和管理等方面都应有严格的安全和保密措施,确保整个资源库系统安全、正常和有效地运行; e) 扩展性原则:在资源库建设时考虑后期运行维护阶段数据扩展工作,数据库服务器存储空间、 数据库支撑软件等应预留相应的容量扩展需求,提高扩展性能。 4.2 总体架构 4.2.1 政务信息资源库由基础信息资源库、主题信息资源库、部门信息资源库和其他信息资源库组成。 4.2.2 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本领域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并向省级政务信息资源库汇聚数 据;设区的市级政务数据主管部门负责本级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并向省级政务信息资源库汇聚数据。 4.2.3 各级政务信息资源库将汇聚、治理后的政务信息资源下沉,实现数据双向流通,确保数据准确, 为数据应用提供支撑。 4.2.4 政务信息资源库总体架构见图 1。 图 1 政务信息资源库总体架构 2 DB23/T 3345-2022 5 建设要求 5.1 需求调查 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应进行充分的需求调查,包括但不限于: a) 基本概况:与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相关部门的业务情况、系统建设情况、现有数据情况,以及 各相关部门间的数据关联情况等; b) 应用需求:各部门对所建政务信息资源库的应用需求情况; c) 管理需求:各部门对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的数据归集、数据处理等管理需求情况; d) 安全需求:各部门对管理和技术等安全方面的需求情况; e) 基础设施需求: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对网络、存储、计算等需求情况。 5.2 归集目录 基于需求调查结果,梳理出政务信息资源库的归集目录,明确政务信息资源库归集的主要内容,以 及数据来源、更新周期、更新方式、归集方式、归集验证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数据来源:确定数据来源渠道,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数据、政务部门数据、第三方公共数据, 形成数据来源清单; b) 更新周期:依据数据来源清单明确数据更新周期,包括但不限于每年、每半年、每季度、每月、 每日、实时等更新频率; c) 更新方式:明确数据更新方式是增量更新还是全库更新; d) 归集方式:确定数据归集方式,包含但不限于库表、文件、接口等方式; e) 归集验证:依据数据归集方式,保障网络畅通,测试并验证数据归集情况。 5.3 信息资源库设计 5.3.1 概要设计 政务信息资源库的概要设计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a) 对归集目录中数据进行归类、分析等; b) 建立不依赖于政务信息资源库软硬件环境的数据模型。 5.3.2 功能设计 依据各部门的数据应用需求情况,满足政务服务要求,宜具有数据的管理、输入、输出、处理、查 询、统计、更新、备份等基本功能。 5.3.3 逻辑设计 依据数据模型,进行政务信息资源库的逻辑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a) 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库逻辑模型,明确数据组织形式; b) 建立不同数据间的逻辑关联关系。 5.3.4 物理设计 根据政务信息资源库逻辑模型,进行政务信息资源库的物理设计,包括存储结构、存储路径、系统 配置、用户界面等内容。 5.3.5 安全设计 3 DB23/T 3345-2022 安全设计应贯穿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的各环节,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政务信息资源库的级别,并依 据GB/T 22239中相应等级保护要求执行。 5.4 信息资源库设计书 5.4.1 基本要求 数据库的各类设计文档是数据库建设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写应符合规范化的要求,内容完整, 文字表达简明扼要,公式、数据和图表准确。设计文档包含数据库建设总体设计方案和数据库建库技术 方案等。 5.4.2 数据库建设总体设计方案 数据库建设总体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包含建设背景、用户需求、数据库建设目标和任务、建设步骤 与技术路线、国家政策与行业标准、数据库设计、软硬件及网络环境、数据建库、数据库集成、数据库 验收、数据库运行与维护和组织实施等。 5.4.3 数据库建库技术方案 数据库建库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架构、数据流向、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和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等。 5.5 信息资源库建库 依据政务信息资源库设计的要求,创建政务信息资源库。包括数据准备、库体创建、数据归集、数 据处理和数据入库等步骤。 5.5.1 数据准备 按照建库设计的要求,收集所需要的各类数据和资料,并整理、建档和备份。 5.5.2 库体创建 根据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每类数据进行物理空间的分配和相关参 数的设置,创建数据表、建立数据表关联等,物理空间分配时应考虑数据库的扩充性。 5.5.3 数据归集 依托省级或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依据归集目录进行数据归集。数据归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a) 依法归集相关数据,明确归集数据的目的、范围、格式和流程等,不得侵害被归集对象的合法 权益; b) 涉及多个政府机关的政务信息资源库数据,应明确政务信息资源范围和责任分工; c) 宜最大量归集与政务信息资源库相关的数据; d) 需确保数据归集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e) 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库表、接口和文件归集方式,按照统一规范要求,进行数据归集; f) 应建立数据归集日志记录,确保数据归集过程的可追溯。 5.5.4 数据处理 对已归集数据进行清洗、比对、转换、标准化和整合等数据处理操作,提高数据质量,包括但不限 于以下要求: a) 及时发现并清洗缺失、错误等问题的数据; 4 DB23/T 3345-2022 b) c) d) e) 5.5.5 按照相关规定制定比对规则进行比对; 依据政务信息资源库的数据规范要求,进行规则转换和标准化操作; 依据数据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数据合并、拆分等整合操作; 将问题数据及时反馈给数据提供部门。 数据入库 5.5.5.1 入库前检查 对数据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入库前检查,包括数据数量、数据有效性和数据格式等,经检查符合要求 的数据装载入库。 5.5.5.2 入库检查 对入库数据进行检查,包括数据是否存放在规定数据表中、入库数据是否完整、与入库数据要求是 否一致、数据是否重复入库和入库参数是否正确等。 5.5.5.3 入库后标签化 对已入库数据进行标签定义,建立数据间的关系图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a) 标签定义:定义常用的通俗化标签,标签定义应尽量避免含义相近的情况出现; b) 标签设定:对数据进行标签设定,并建立关系图谱模型。 5.6 数据应用 梳理并编制政务信息资源库的数据目录,明确政务信息资源库包含的数据项,确定可共享、可开放 的政务信息资源范围,依托省级或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为数据应用出口,为数据共享提供查询、核验、 比对等各类应用支撑。 5.7 数据更新 依据归集目录中更新周期,对新增、变更和注销等数据进行数据更新操作,数据更新成功后及时推 送至政务信息资源库,归档成为可用的数据;数据更新失败应及时将数据反馈到数据提供部门处理。 5.8 数据备份与恢复 数据的备份有全备份和增量备份两种方式。数据恢复可利用数据库备份来恢复数据库环境和数据现 场。数据备份策略宜依据数据库的特点来制定,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a) 日常维护中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定期检查数据库备份集的可用性,并做好异 地备份; b) 数据库的硬件、软件升级和数据库结构发生变化时,应先进行数据库全备份; c) 当数据体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增量备份,变化前的数据应作为历史数据归档备份。 6 6.1 管理要求 日常管理 应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库管理制度,进行政务信息资源库的监控管理、日常检查、隐患排查、故障排 除、备份恢复、性能优化、防护管理、应急管理、人员管理和数据使用管理等日常管理工作。其中,备 份恢复应制定备份策略,对政务信息资源库进行日常备份。 5 DB23/T

pdf文档 DB23-T 3345—2022 信息资源库建设与管理规范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3345—2022 信息资源库建设与管理规范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3345—2022 信息资源库建设与管理规范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3345—2022 信息资源库建设与管理规范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1-04 04:31:0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