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99 CCS B 19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1968—2022 代替 DB21/T 1968-2012 设施农业灾害性天气防御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evere weather in greenhouse 2022 - 08 - 30 发布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9 - 30 实施 发 布 DB21/T 1968—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21/T 1968-2012《设施农业灾害性天气防御技术规程》,与DB21/T 1968-2012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文件名称,为《设施农业灾害性天气防御技术规范》; b)增加了 “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c)增加了 “术语与定义”(见第3章); d)增加了 “总体要求”(见第4章); e)更改了 “棚室结构性防灾”为“设施建造要求”(见第5章,2012年版第2章); f)删除了“设施应急防损”(见2012年版第3章); g)增加了“风灾防御”(见第6章); h)增加了“雪灾防御”(见第7章); i)更改了“低温寡照抗御”为“冷害(低温寡照)防御”(见第8章, 2012年版第3章); j)更改了“早春低温天气灾害”为“倒春寒防御”(见第9章, 2012年版第5章); k)更改了“涝灾防御”为“水涝灾害防御”(见第10章, 2012年版第6章); l)增加了“高温强光防御”(见第11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平县农 业农村局、辽宁依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朝阳县发展改革局、朝阳县农业农村局、朝阳县西营子乡 人民政府、朝阳市龙城区联合镇人民政府、本溪市南芬区农业林业水利服务中心、朝阳市龙城区联合镇 人民政府、黑山县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义平、刘广会、王燕、于海洋、裴思敏、李兰英、张慕鸿、张颖、于海涛、 邰琳、孙艳玲、陈宇航、柳晶轩、张晓光、王影、王艳。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 口 管 理 部 门 通 讯地 址: 辽 宁 省 农 业 农 村厅 (沈 阳 市 和 平 区 太 原北 街 2号 ) , 联 系 电 话: 024-23447862。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长江街162 号),联系电话:024-86262599,024-86845117。 I DB21/T 1968—2022 设施农业灾害性天气防御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设施农业灾害性天气防御的总体要求、设施建造要求以及风灾、雪灾、冷害(低温寡 照)、倒春寒、水涝灾害和高温强光灾害等防御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设施农业生产中灾害性天气防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21/T 3125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总则 DB21/T 3289 温室蔬菜生产施肥技术规范 DB21/T 3290 温室土壤连作障碍修复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总体要求 依据气象监测预报,针对不同灾害性天气,结合当地气候资源与当地栽培作物的特性实际,坚持预 防为主,综合采取设施结构防灾性建造、应急设施设备配置以及灾前防御和灾后处置等防御措施,实现 减灾防灾的目的。 5 设施建造要求 5.1 建造方位 日光温室宜东西延长(偏西5°~10°)建造,偏东不宜超过5°,偏西不宜超过25°;塑料大棚宜 南北延长建造,南端留门。若东西方向,周围应有减风挡风措施,可设置在温室之间、或有防风林、或 房屋、或防风网等。 5.2 结构规格 日光温室的长度宜﹤200m,跨度辽北、辽东地区宜为6m~10m,辽南、辽西地区宜为10m~12m。对 工厂化智慧型温室的跨度宜为10m~30m,联栋型温室的跨度宜50m左右。不同设施类型的结构规格要求 见表1。 1 DB21/T 1968—2022 表1 不同设施农业结构类型防灾规格要求 单位:m 设施农业设施类型 内跨度m 内脊高m 后墙高m 后墙厚度m 后坡投影m 6.0~7.5 2.9~3.5 1.8~2.2 0.4~0.5 1.3~1.5 8.0~10.0 3.8~4.8 2.4~2.7 0.6~1.0 1.5 11.0~12.0 5.1~5.5 2.9~3.3 0.7~1.0 1.5 15.0~20.0 5.8~6.5 3.5~4.5 0.8~1.0 1.5 普通钢架大棚 10.0~12.0 2.5~3.0 肩高1.5~1.9 长度80~100 骨架间距0.8~1.0 普通竹木大棚 6.0~8.0 2.1~2.8 肩高1.3~1.5 长度50~80 骨架间距0.8~1.0 大跨度竹木大棚 ≤37 2.7 肩高1.7,长度85左右,立柱间距1.1,桁间距2.0。 双拱双膜盖苫大棚 18 4.8 双层骨架外跨20,外高5.8。骨架镀锌方型管。夹层棉被覆盖。 联栋智能温室 50 5.8~6.0 双屋面覆盖温室 30 8.0 有后墙温室 一般有12间,长度90~100,每间跨度8.0。 长度100左右,室内地面下卧1.2~1.5,中间地下设通风与运输道 5.3 建造抗灾设施 5.3.1 保温与降温 5.3.1.1 半地下式建棚 利用地形,可采用下卧室内地面的半地下式方法建造棚室。 5.3.1.2 覆盖足够厚度草苫 铺设稻草草苫。草苫重量大于4kg/㎡~5kg/㎡,栽培喜温的果菜类蔬菜的温室,宜覆盖双层草苫。 5.3.1.3 埋设苯板 温室前底角和东西山墙外可埋设苯板,苯板密度14kg/m³~18kg/m³、厚3cm~6cm、高度50cm,外包 棚膜(可用旧棚膜),膜下埋入土中60cm~70cm。 5.3.1.4 配备降温系统 棚室内可配环流风机、遮阳网,或配备智慧温光控制系统。 5.3.2 抗风与防雪 5.3.2.1 设置钢排架 跨度≤8m的棚室,上弦可采用4分热镀钢管,下弦圆钢Φ≥10mm加固;跨度≥10m的棚室,可采用1 吋热镀锌管,下弦圆钢≥Φ12mm加固。桁拉杆与排架用三角型链接固定。贴棚室山墙安装钢骨架,钢排 架间距85cm。 5.3.2.2 温室加固 温室大棚内可预留临时支架柱,特别园区最北部温室大棚,风雪灾害来临前放下支撑,还可在棚室 园区的北部设防风林。 5.3.2.3 立窗与天窗 2 DB21/T 1968—2022 前立窗转向天窗的转折点,即前底角向温室内1m远的高度1.4m处,转折为天窗;钢排架温室脊高与 后坡过度处要做出一个突出(鹅头)。 5.3.2.4 排架间距 竹木温室排架间距0.6m~0.7m,大棚0.8m~1.0m。前立窗骨架应加固,支柱方向应南倾斜2º~5º。 5.3.2.5 排架链接 前底脚地梁(圈梁),后墙顶梁通过排架精准链接,焊接点牢固,使排架在一个平面上。土制后墙 的墙柱间距与(钢)骨架间距相同。竹木骨架顶部与脊檩牢固连接。受灾严重变形钢排架要拆下平直后 再利用建造。 5.3.3 防涝与采光 5.3.3.1 墙体规格 土制墙底部宽宜为1.5m~2.0m,上底宜为1.0m~1.5m。宜板打土墙,或扬脚泥垛墙,或袋装土垒墙, 或复合砖石墙体;砖墙厚度为37cm或50cm,外墙挂6cm~12cm厚(14kg/m³)苯板。山墙顶部铺设旧农膜。 地面上石墙高50cm。地基深度达到当地冻土层,墙体厚度宜略超过当地冻土层。 5.3.3.2 后坡与草苫 后坡厚度宜达到50cm以上,并做好防水处理。草苫宜用彩条布封闭包裹,或盖棚膜,配备手动电动 一体卷帘机。 5.3.3.3 棚膜选择 塑料大棚宜选用PE防老化、茂金属棚膜;日光温室应选用紫光膜、流滴膜、消雾膜、EVA(醋酸聚 乙烯)棚膜、PVC和PE功能性棚膜。 5.3.3.4 温室之间距离 平地温室间南栋温室对其北栋温室不遮光的距须符合下列公式: S=h/TANh⊙-L-I+K 式中: S——南栋温室后墙根到北栋温室前底脚的间距(m); h——温室外地平面的高度,含卷起草苫的高度(m); TANh⊙——当地冬至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弧度角(rad,1弧度=57.3˚)的正切值; L——温室后屋面水平投影长度(m); I——温室后墙的厚度(m); K——修正系数(前后温室之间距离不足可选1m,充足宜选1.3m)。 6 风灾防御 6.1 紧固压膜线 加固地锚,拉紧压膜线。应经常检查压膜线是否松弛,及时拉紧加固。 6.2 加固棚室 3 DB21/T 1968—2022 支撑起温室大棚临时支柱。在设施园区的风口处,增设防风网。 6.3 维护棚膜 大风到来前,及时关闭放风口、门窗等。及时修补破损的棚膜。 7 雪灾防御 7.1 应急措施 增加临时支柱。棚室内每6m支1根木杆或钢管,薄弱处增设临时支柱;用棚膜覆盖,保护未封闭包 裹的草苫(保温被);遇特大暴风雪,划开棚膜,保全棚室骨架;棚外温度在±2℃时,遇暴雪、大雪天 气,应卷起草苫,雪过后及时放苫保温。 7.2 扫雪与雪后管理 小雪可雪后清扫;暴雪应立即清扫,前立窗处无积雪。雪后从前底脚分次分段缓慢揭开保温被,避 免急速见光和快速升温,并结合低温寡照等防御措施加强田间管理。 8 冷害(低温寡照)防御 8.1 保温覆盖 温室后墙外堆放秸秆、草苫覆盖一层棚膜。严寒季节,宜加盖底脚苫或纸被。宜用高垄高畦,适时 覆盖地膜、挂二道幕、设小拱棚。裸露的地面覆盖稻乱、稻壳、酒糟、圪囊等。 8.2 温度控制 一般冬季叶菜类和番茄适温控制范围20℃~25℃,而喜温蔬菜25℃~28℃;室内温度即果菜类8℃~ 10℃,叶菜类10℃~13℃,应启动临时加温。可用煤炉、暖气、油电热风炉及临时可燃物。须注意防火 灾;遇冷害的蔬菜温度要适量从低控制,喜冷凉蔬菜(番茄和草莓)温度控制15℃~20℃,喜温蔬菜(黄 瓜)20℃~23℃。植株恢复正常后再提高到常规温度。 8.3 采收与分次揭苫

pdf文档 DB21-T 1968-2022 设施农业灾害性天气防御技术规范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1968-2022 设施农业灾害性天气防御技术规范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1968-2022 设施农业灾害性天气防御技术规范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1968-2022 设施农业灾害性天气防御技术规范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1-04 04:24:2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