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首页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首页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批量下载
! 7 ,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 出 版薄壳山核桃疮痂病和炭疽病防治 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control of pecan scab and anthracnose diseases 2025 -02-06发布 2025 -03-06实施CCS B 65 DB32/T 5011 —2025ICS 65.020.01 DB32/T 5011 —2025 薄壳山核桃疮痂病和炭疽病防治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薄壳山核桃疮痂病和炭疽病的防治技术的防治原则 、病害症状 和发病规律 、防治措施 及档案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 本文件适用于薄壳山核桃疮痂病和炭疽病防治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所有部分 ) LY/T 1941 —2021 薄壳山核桃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薄壳山核桃疮痂病 pecan scab 由散生黑星菌 (Venturia effusa )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 3.2 薄壳山核桃炭疽病 pecan anthracnose 由刺盘孢属病原菌 (Colletotrichum spp.)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 4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方针,根据薄壳山核桃疮痂病和炭疽病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 ,综合运用栽 培、生物和化学等措施防治病害 。 5 病害症状和发病规律 薄壳山核桃疮痂病害症状及发病 规律见附录 A,薄壳山核桃炭疽病害症状及发病规律见附录 B。 1 DB32/T 5011 —2025 6 防治措施 6.1 栽培管理 应按照 LY/T 1941 —2021第6章有关规定执行 。 6.2 生物防治 发病前,可使用生防微生物菌剂进行病害预防 ,按推荐剂量 ,间隔 7 d~10 d,施药 2次~3次。 6.3 化学防治 6.3.1 药剂选择 应按照 GB/T 8321(所有部分 )和NY/T 1276有关要求执行 ,应选用在核桃作物上有农药登记号的 化学药剂 ,按照推荐剂量防治病害 。 6.3.2 休眠期防治 结合冬季修剪 ,清除果园中落叶 、落果和病枝等 ,选用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施 ,消灭越冬病原菌 。 6.3.3 生长发育期防治 发病前,宜使用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1 000倍~2 000倍液) ,或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1 000倍~ 2 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600倍~800倍液)进行预防 ,间隔 7 d~14 d喷施 1次,连续喷施 2次~3次。其他类型预防性杀菌剂 ,按照推荐剂量进行预防 。 发病初期或发生期 ,宜使用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4 000倍~6 000倍液) ,或75%苯醚·咪 鲜胺可湿性粉剂 (1 000倍~1 500倍液) ,或75%苯醚·咪鲜胺可湿性粉剂 (1 000倍~1 500倍液)+25% 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1 000倍~1 500倍液)进行防治 ,间隔 7 d~14 d喷施 1次,连续喷施 3次~4次。其 他类型治疗性杀菌剂 ,按照推荐剂量进行防治 。 6.4 注意事项 应选择晴天 、无风或微风的早晨或傍晚施药 ,施药后两天如遇中雨 、大雨或连续降雨 ,应在雨后补喷 1次药剂;持续干旱气候条件下可适当延长施药间隔期 ;杀菌剂轮换交替使用 ,以延缓抗性产生 ;花期和 成熟期不宜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 7 档案管理 应记录果园疮痂病和炭疽病发病情况 ,具体防治措施等信息 ,档案资料应保存 2年以上,记录表见附 录C。 2 DB32/T 5011 —2025 附 录 A (资料性 ) 薄壳山核桃疮痂病害症状和发病规律 A.1 病原菌种类 病原菌属于格孢腔菌目 (Pleosporales ) ,黑星菌科 (Venturiaceae ) ,黑星孢属 (Fusicladium )散生黑星 菌(Venturia effusa ) 。 A.2 病害症状 在叶片上 ,初期通常在叶脉处出现黑色小斑点 ,表面呈丝绒状 ,大小为 1 mm~ 8 mm,后期多个小斑 点相互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斑 ,病斑变硬 ,呈深灰色或银棕色 ,严重时,病斑处开裂并脱落 ,呈弹孔状 ;在枝 条上,初期形成圆形深褐色小斑 ,后期发展成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 ,其边缘略有凸起 ,中央呈黑色 ,如气候 温暖潮湿 ,病斑中央会有黑色子实体出现 ;在果实上 ,初期呈现橄榄绿或黑色的坏死点 ,其表面呈丝绒状 , 后期病斑会变大 ,多个病斑联合形成大的病斑 ,呈银褐色或深褐色 ,部分表面会开裂 ,严重时,果皮黏附在 坚果壳上 ,病斑稍微凸起 ,呈疮痂状 。薄壳山核桃疮痂病害症状见图 A.1。 标引序号说明 : a~b——叶片上病害症状 ; c~d——枝条上病害症状 ; e~g——果实上病害症状 。 图A.1 薄壳山核桃疮痂病害症状 A.3 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病叶 、病果及病枝等植物组织内越冬 。翌年春季 ,当气温达到 12 ℃以上时,分生孢子在子 座中萌发并释放 ,借助风雨传播 。病害初侵染源主要来源于病原菌的越冬组织 ,寄主表面湿度越大 ,分生 孢子越易侵染 ,最适侵染温度为 15 ℃~ 30 ℃。3月下旬— 10月上旬,病组织均可释放分生孢子 ,使该病害 一年可发生多次循环侵染 ,且该病原菌的潜伏期为 7 d~18 d。每年 4月— 6月病原菌主要侵染嫩叶和枝 3
DB32-T 5011-2025 薄壳山核桃疮痂病和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3-05 16:59:40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1 MB)
分享
友情链接
T-CGIA 035—2022 高导热膜用石墨烯材料应用指南.pdf
数说安全 2022年数据安全市场报告.pdf
NB-T 10858—2021 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pdf
GB-T 42433-2023 珠宝玉石鉴定 红外光谱法.pdf
GB-T 33008.1-2016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网络安全 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 第1部分:系统要求.pdf
GB-T 4437.1-2015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 第1部分:无缝圆管.pdf
DB23-T 3291—2022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平台使用指南 黑龙江省.pdf
GB-T 37735-2019信息技术云计算云服务计量指标标准文件.pdf
T-CEC 5069—2022 飞轮储能电站设计规范.pdf
GA-T 1735.1-2020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检查工具技术规范 第1部分:安全通用检查工具.pdf
DB37-T 5245-2022 桥梁智慧健康监测技术标准 山东省.pdf
GB-T 12452-2022 水平衡测试通则.pdf
GB-T 30921.5-2016 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 PTA 试验方法 第5部分:酸值的测定.pdf
GB-T 19668.7-2022 信息技术服务 监理 第7部分:监理工作量度量要求.pdf
GB-T 33018.3-2016 炭素企业节能技术规范 第3部分:机械加工.pdf
GB-T 34583-2017 加氢站用储氢装置安全技术要求.pdf
奇安信 天眼新一代威胁感知系统产品白皮书 2020.pdf
YD-T 面向云计算的安全运营中心能力要求 送审稿.pdf
思度安全-DSMM-011 数据分析安全管理规范V1.0.pdf
GB-T 17296-2009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pdf
1
/
3
6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2.1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点击进入官方售后微信群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