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书
书犐犆犛
43
.
080
犜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38031
—
2020
代替
GB
/
T31485
—
2015
,
GB
/
T31467.3
—
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犈犾犲犮狋狉犻犮狏犲犺犻犮犾犲狊狋狉犪犮狋犻狅狀犫犪狋狋犲狉狔狊犪犳犲狋狔狉犲狇狌犻狉犲犿犲狀狋狊
2020
05
12
发布
2021
01
01
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
次
前言
Ⅰ
…………………………………………………………………………………………………………
引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缩略语和符号
3
……………………………………………………………………………………………
4.1
缩略语
3
………………………………………………………………………………………………
4.2
符号
3
…………………………………………………………………………………………………
5
安全要求
3
…………………………………………………………………………………………………
5.1
电池单体安全要求
3
…………………………………………………………………………………
5.2
电池包或系统安全要求
3
……………………………………………………………………………
6
试验条件
4
…………………………………………………………………………………………………
6.1
一般条件
4
……………………………………………………………………………………………
6.2
测量仪器
、
仪表准确度
5
………………………………………………………………………………
6.3
测试过程误差
5
………………………………………………………………………………………
6.4
数据记录与记录间隔
5
………………………………………………………………………………
7
试验准备
5
…………………………………………………………………………………………………
7.1
电池单体试验准备
5
…………………………………………………………………………………
7.2
电池包或系统试验准备
6
……………………………………………………………………………
8
试验方法
6
…………………………………………………………………………………………………
8.1
电池单体安全性试验方法
6
…………………………………………………………………………
8.2
电池包或系统安全性试验方法
8
……………………………………………………………………
9
实施日期
19
…………………………………………………………………………………………………
附录
A
(
资料性附录
)
电池包或系统的典型结构
20
………………………………………………………
附录
B
(
规范性附录
)
电池包或系统绝缘电阻测试方法
22
………………………………………………
附录
C
(
规范性附录
)
热扩散乘员保护分析与验证报告
24
………………………………………………
参考文献
28
……………………………………………………………………………………………………
犌犅
38031
—
2020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
本标准按照
GB
/
T1.1
—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代替
GB
/
T31485
—
2015
《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
及
GB
/
T31467.3
—
2015
《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
第
3
部分
:
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
》,
与
GB
/
T31485
—
2015
及
GB
/
T31467.3
—
2015
相比
,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
修改了电池单体过放电的安全要求
(
见
5.1.1
,
GB
/
T31485
—
2015
中
5.1.1
);
———
修改了电池单体过充电的试验方法
(
见
8.1.3
,
GB
/
T31485
—
2015
中
6.2.3
);
———
修改了电池单体挤压的试验方法
(
见
8.1.7
,
GB
/
T31485
—
2015
中
6.2.7
);
———
删除了电池单体跌落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见
GB
/
T31485
—
2015
中
5.1.4
和
6.2.5
);
———
删除了电池单体针刺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见
GB
/
T31485
—
2015
中
5.1.7
和
6.2.8
);
———
删除了电池单体海水浸泡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见
GB
/
T31485
—
2015
中
5.1.8
和
6.2.9
);
———
删除了电池单体低气压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见
GB
/
T31485
—
2015
中
5.1.10
和
6.2.11
);
———
删除了电池模块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见
GB
/
T31485
—
2015
中
5.2
和
6.3
);
———
修改了电池包或系统振动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见
5.2.1
和
8.2.1
,
GB
/
T31467.3
—
2015
中
7.1.1
和
7.1.3.1
);
———
删除了电池包或系统电子装置振动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见
GB
/
T31467.3
—
2015
中
7.1.2
和
7.1.3.2
);
———
修改了电池包或系统机械冲击的试验方法
(
见
8.2.2
,
GB
/
T31467.3
—
2015
中
7.2
);
———
修改了电池包或系统模拟碰撞的试验方法
(
见
8.2.3
,
GB
/
T31467.3
—
2015
中
7.5
);
———
修改了电池包或系统挤压的试验方法
(
见
8.2.4
,
GB
/
T31467.3
—
2015
中
7.6
);
———
修改了电池包或系统湿热循环的试验方法
(
见
8.2.5
,
GB
/
T31467.3
—
2015
中
7.8
);
———
修改了电池包或系统浸水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见
5.2.6
和
8.2.6
,
GB
/
T31467.3
—
2015
中
7.9
);
———
修改了电池包或系统外部火烧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见
5.2.7a
)
和
8.2.7.1
,
GB
/
T31467.3
—
2015
中
7.10
];
———
增加了电池包或系统热扩散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见
5.2.7b
)、
8.2.7.2
和附录
C
];
———
修改了电池包或系统温度冲击的试验方法
(
见
8.2.8
,
GB
/
T31467.3
—
2015
中
7.7
);
———
修改了电池包或系统盐雾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见
5.2.9
和
8.2.9
,
GB
/
T31467.3
—
2015
中
7.11
);
———
修改了电池包或系统高海拔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见
5.2.10
和
8.2.10
,
GB
/
T31467.3
—
2015
中
7.12
);
———
修改了电池包或系统过温保护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见
5.2.11
和
8.2.11
,
GB
/
T31467.3
—
2015
中
7.13
);
———
增加了电池包或系统过流保护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见
5.2.12
和
8.2.12
);
———
修改了电池包或系统外部短路保护的试验方法
(
见
8.2.13
,
GB
/
T31467.3
—
2015
中
7.14
);
———
修改了电池包或系统过充电保护的试验方法
(
见
8.2.14
,
GB
/
T31467.3
—
2015
中
7.15
);
———
修改了电池包或系统过放电保护的试验方法
(
见
8.2.15
,
GB
/
T31467.3
—
2015
中
7.16
);
———
删除了电池包或系统跌落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见
GB
/
T31467.3
—
2015
中
7.3
);
Ⅰ
犌犅
38031
—
2020
———
删除了电池包或系统翻转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见
GB
/
T31467.3
—
2015
中
7.4
)。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
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工业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
、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
、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GB 38031-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1-25 12:38:0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