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书 书犐犆犛 13 . 200 犈 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13348 — 2009 代替 GB13348 — 1992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犛犪犳犲狋狔狉狌犾犲狊狅犳狊狋犪狋犻犮犲犾犲犮狋狉犻犮犻狋狔狑犻狋犺狉犲犾犪狋犻狅狀狋狅犾犻狇狌犻犱狆犲狋狉狅犾犲狌犿狆狉狅犱狌犮狋狊 2009  03  31 发布 2009  12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书 书 书前    言    本标准的第 3 、 4 章为强制性条文 。 本标准是对 GB13348 — 1992 《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 的修订 。 本标准与 GB13348 — 1992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 删除了 “ 静电引燃起因 ”、“ 预防静电危害的管理措施 ” 和附录 B ( 1992 版的 3 、 6 和附录 B ); ——— 增加了改善工艺操作条件的规定 ( 本标准的 3.2.2 、 3.2.3 ); ——— 调整了加入防静电添加剂油品电导率的要求 , 数值从 50pS / m 提高到 250pS / m ( 本标准的 3.4 , 1992 版的 4.4.1 ); ——— 增加了安装人体静电消除装置的规定 ( 本标准的 3.7.3 ); ——— 调整了对油罐导静电涂料电阻率的要求 ( 本标准的 4.1.2 , 1992 版的 5.1.2 ); ——— 调整了装油速度的要求 ( 本标准的 4.2.3 、 4.3.3 、 4.4.3 , 1992 版的 5.2.3 、 5.3.3 、 5.4.3 ); ——— 增加了铁路罐车大鹤管装车的要求 ( 本标准的 4.3.3 ); ——— 修改了油码头船岸连接的要求 ( 本标准的 4.4.1 , 1992 版的 5.4.1 ); ——— 增加了管道泵及过滤器 、 缓冲器等应可靠接地的要求 ( 本标准的 4.7.3 ); ——— 调整了对采样 、 测温 、 检尺工具的要求 ( 本标准的 4.10.2 , 1992 版的 5.10.2 )。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 ( TC288 / SC3 ) 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 验室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刘全桢 、 孙立富 、 刘宝全 、 胡海燕 、 高鑫 、 张婷婷 、 李义鹏 、 王婷 。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 GB13348 — 1992 。 Ⅰ 犌犅 13348 — 2009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体石油产品在生产 、 运输 、 贮存 、 使用等过程中预防静电危害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措施 。 本标准适用于液体石油产品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B4385   防静电鞋 、 导电鞋技术要求 GB6950   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 GB12014   防静电工作服 GB1215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3   预防静电危害的基本方法 3 . 1   静电接地 3 . 1 . 1   油品生产和贮运设施 、 管道及操作工具等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 当它们与防雷 、 电气保护接地 系统共用时 , 不再采用单独静电接地措施 。 3 . 1 . 2   静电导体与大地间的总泄漏电阻值在通常情况下应不大于 1M Ω 。 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接地 电阻值不宜大于 100 Ω , 在山区等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 , 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000 Ω 。 3 . 2   工艺操作条件的改善 3 . 2 . 1   在生产工艺的操作上 , 应控制油品处于安全流速范围内 。 3 . 2 . 2   在灌装过程中 , 应防止油品的飞散喷溅 , 从底部或上部入罐的注油管末端时 , 应设计成不易使液 体飞散的倒 T 形等形状或另加导流板 ; 或在上部灌装时 , 使液体沿侧壁缓慢下流 。 3 . 2 . 3   应避免混入其他不相容的第二物相杂质 , 如水等 , 并应尽量减少和排除容器底部和管道中的积 水 。 当管道内明显存在不相容的第二物相时 , 其流速应限制在 1m / s 以内 。 3 . 2 . 4   宜采用金属管道或部件 , 当采用非导体材料时 , 应采取相应措施 。 3 . 2 . 5   油品通过精细过滤器时 , 从其出口到贮器应留有 30s 的缓和时间 。 缓和时间不足时应采用缓 和器 。 3 . 3   采用静电消除器 3 . 3 . 1   当不能以改善工艺条件等方法来减少静电积聚时 , 应采用液体静电消除器 。 3 . 3 . 2   静电消除器应装设在尽量靠近管道出口处 。 3 . 4   采用防静电添加剂 在油品中可加入微量的油溶性的防静电添加剂 , 使其电导率达到 250pS / m 以上 ( 见 GB12158 和 GB6950 )。 3 . 5   采用缓和器 3 . 5 . 1   带电油品在缓和器内停留的时间一般可按缓和时间的 3 倍来设计 。 缓和时间应按式 ( 1 ) 计算 : 1 犌犅 13348 — 2009 狋 = ε 狉 ε 0 σ …………………………( 1 )    式中 : 狋 ——— 缓和时间 , 单位为秒 ( s ); ε 狉 ——— 油品相对介电常数 ; ε 0 ——— 真空介电常数 , 单位为皮法拉每米 ( pF / m ); σ ——— 油品电导率 , 单位为皮西门子每米 ( pS / m )。 3 . 5 . 2   对于电导率大于 50pS / m 的油品 , 可以不受缓和时间的限制 。 3 . 6   带电体周围环境条件的改善 在油品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接近爆炸浓度极限范围的场合下 , 应采取作业场所通风措施 。 必要时 可配置惰性气体系统 。 3 . 7   防止人体带电 3 . 7 . 1   爆炸危险场所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 , 防静电鞋 ( 见 GB12014 和 GB4385 )。 3 . 7 . 2   不应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 、 帽子或类似物 。 3 . 7 . 3   泵房的门外 、 油罐的上罐扶梯入口与采样口处 、 装卸作业区内操作平台的扶梯入口及悬梯口处 、 装置区采样口处 、 码头入口处等作业场所应设人体静电消除装置 。 4   预防静电危害的技术措施 4 . 1   油罐 4 . 1 . 1   接地点应设两处以上 , 沿油罐外围均匀布置 , 其间距不应大于 30m 。 4 . 1 . 2   当油罐内壁采用导静电型防腐蚀涂料时 , 应采用本征型导静电防腐蚀涂料或非碳系的浅色添加 型导静电防腐蚀涂料 , 涂层的表面电阻率应为 ( 10 8 ~ 10 11 ) Ω 。 4 . 1 . 3   轻质油品的进出口管口应接近油罐底部 。 轻质油品的分类方法见附录 A 。 4 . 1 . 4   对于电导率低于 50pS / m 的油品 , 在注入口未浸没前 , 初始流速不应大于 1m / s , 当注入口浸没 200mm 后 , 可逐步提高流速 , 但最大流速不应大于 7m / s 。 如采用其他有效防静电措施 ( 如防静电添加 剂 、 静电消除器等 ), 可不受上述限制 。 4 . 1 . 5   油罐内不应存在任何未接地的浮动物 。 4 . 1 . 6   装油完毕应静置 10min 后再进行采样 、 测温 、 检尺等作业 。 若油罐容积大于 5000m 3 时 , 应静 置 30min 后作业 。 4 . 2   汽车罐车 4 . 2 . 1   在装卸油前 , 应先检查罐车内部 , 不应有未接地的浮动物 。 4 . 2 . 2   装油鹤管 、 管道 、 罐车应跨接和接地 。 4 . 2 . 3   采用顶部装油时 , 装油鹤管口应深入到距槽罐的底部 200mm 。 装油速度宜满足式 ( 2 ) 关系 : 犞犇 ≤ 0 . 5 …………………………( 2 )    式中 : 犞 ——— 油品流速 , 单位为米每秒 ( m / s ); 犇 ——— 鹤管管径 , 单位为米 ( m )。 4 . 2 . 4   装油方式应尽量采用底部装油 。 4 . 2 . 5   不应使用无挡板汽车罐车运输轻质油品 。 4 . 2 . 6   装油完毕 , 宜静置不少于 2min , 再进行采样 、 测温 、 检尺 、 拆除接地线等操作 。 4 . 2 . 7   汽车罐车未经清洗不应换装油品 。 4 . 3   铁路罐车 4 . 3 . 1   在装卸油前 , 应先检查罐车内部 , 不应有未接地的浮动物 。 2 犌犅 13348 — 2009

.pdf文档 GB 13348-2009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 13348-2009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第 1 页 GB 13348-2009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第 2 页 GB 13348-2009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1-25 12:05:0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