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9.100 CCS J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6140—2023/ISO 21432:2019 代替 GB/T 26140—2010 无损检测 残余应力测量的中子衍射方法 Non-destructive testing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sidual stresses by neutron diffraction (ISO 21432:2019,IDT) 2023-05-23发布 2023-05-23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6140—2023/ISO 21432:2019 目 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符号和缩略语 4 方法概要 测量目的、样品几何和材料考虑 6 L2 测量准备 7 13 测量和记录要求 8 应力计算· 22 10 结果可靠性 24 11 报告 25 附录A (资料性) 测量和分析方法 27 附录B(资料性) 被测物理量不确定度的测定 34 参考文献 :37 GB/T 26140—2023/ISO 21432:2019 前言 起草。 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1 更改和增加了部分术语和定义(第3章,2010年版的第3章); 增加了测量目的和样品几何的要求(见6.1、6.2、6.3); 更改了衍射晶面的选择要求(见7.3.1.2,2010年版的6.3.1.2); c) 更改了基于飞行时间装置测量应变的要求(见7.3.2,2010年版的6.3.2); d) 更改了定位过程的要求(见7.4,2010年版的6.4); 更改了无应变或参考晶格间距确定方法的要求(见7.6,2010年版的6.6); 更改了结果可靠性要求(见第10章,2010年版的第10章); g) h)增加了不确定度和误差的报告要求(见11.7)。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21432:2019《无损检测残余应力测量的中子衍射方法》。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更正了4.1中普朗克常数的单位符号,将"Js"修改为"J·s”; 一更正了4.1、4.2、9.3和图11中方位角的符号,将小写统一修改为大写,将图11中α-y平面内 角度±修改为Φ,使之与公式(14)~公式(16)一致; 更正了图2中散射角的符号,将“20a”修改为“20”; 更正了5.4.3中衍射峰对应晶面的表示方式,将“hkl”修改为(hkl)”; 一更正了B.5中膨胀系数的单位,将“℃”修改为“K-1”; 一更正了公式(A.1)中ε项前面的运算符号,将“一”修改为“十”; 一更正了参考文献[20]的出版日期和页码。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航发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昌盛、孙光爱、杨钊龙、丁杰、郭广平、王虹、李建、黄娅琳、田懿、李洪佳、 黄朝强、陈波、钟圣怡、张书彦、李楠、高建波。 本文件于2010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pdf文档 GB-T 26140-2023 无损检测 残余应力测量的中子衍射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26140-2023 无损检测 残余应力测量的中子衍射方法 第 1 页 GB-T 26140-2023 无损检测 残余应力测量的中子衍射方法 第 2 页 GB-T 26140-2023 无损检测 残余应力测量的中子衍射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13 10:56:2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